本报上海专电 昨天上午9时许,来自重庆的“八百壮士”惟一健在者杨养正在上海祭拜老团长谢晋元之墓时,挥洒老泪,在家人搀扶下,一句“报告团长!”和三个庄严的军礼强烈震撼在场所有人。 上海已是连续高温,昨日最高气温达38℃,但这阻挡不了这位91岁残疾老兵圆梦的蹒跚步伐。
六十年前那样敬礼
谢晋元的墓位于上海长宁区陵园路21号,宋庆龄陵园名人墓园内。这个地方,杨老梦了63年,盼了63年,自从1943年逃离上海,他就没回来过。当这一切变成现实,当自己突然站在老团长墓前,91岁老兵的第一反应是??像60多年前那样给团长行个庄严的军礼。 但老兵实在太老了,身体太虚弱,他甚至站都站不稳,怎么像军人那样立正、那样行军礼?可杨老不知哪来的力量,竟在家人搀扶下颤悠悠站起来,老眼噙满泪花,双手手指伸直并拢,紧贴着裤腿,右脚微微抬起,往下一蹭,一个标准的立正姿势。这个细微的动作使他险些摔倒,家人赶紧扶住。稍作停顿后,老兵已是泪流满面,但他任凭无声的眼泪在脸上流淌,突然铿锵有力说了句:“报告团长,一连三排少尉排长杨得馀(杨老当时名字)报道,敬礼!”右手随之缓缓举起,放在耳边,行了个庄严的军礼,久久不愿放下。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停滞,整个陵园突然间静下来,没人说话打扰,在场所有人强忍眼泪默默看着杨老圆他63年的梦。
三度鞠躬终圆梦
良久,不知是因心中伤心,还是身体支撑不了,杨老突然晃了一下,才肯放下手来。随后喃喃说了句:“那么多年没行军礼了,姿势可能不标准了,让我再行一个吧。”于是,老人又用颤抖的手行了个军礼。 三鞠躬后,感情终于宣泄出来。“我的谢团长啊,我……”话未说完,已泣不成声:“我恨自己的眼睛,看不见你,让我摸摸你的墓碑也好啊……”杨老双手向前,艰难地移动着碎步,摸索向前。 墓碑上有谢晋元的像,还有“追赠陆军步兵少将谢公晋元之墓”的字样,杨老趴在碑上放声痛哭,一双瘦骨嶙峋的大手在上面来回触摸着,指尖微微发抖:“团长啊,呜……我好久没来看你了。但你的教导我不敢忘,60多年来,我一直遵照你的命令做人做事。你安息吧……”几经劝阻,他才让人扶到轮椅上坐下,不停用手绢擦着眼睛,说要走了,他再次执意站起来,再次颤颤巍巍行了个军礼。 回宾馆的路上,杨老一直红着眼,口中反复含混不清地说着一句话:“团长,圆梦了,实现了,回来了!”
团长教导至今牢记
心愿已了,杨养正并不轻松。祭拜谢晋元墓后,他久久不能平静:“谢团长是为国为人民牺牲的,想起他的教导,我心里热啊。” 谈起往事,杨老激动不已:“守四行仓库时,谢团长教导我们打日本鬼子绝不能手软,因为他们是侵略者。”有句话杨老记得最清楚:“洒最后一滴血,必向倭寇索取相当代价;余一枪一弹,亦必与敌周旋到底。”杨说这是谢团长常说的话,弟兄们都牢记在心,团结一心抗日。 杨老还忆起在孤军营里的斗争:日伪特务机构不许我们升国旗,谢团长为培养官兵的爱国思想,使我们不致在幽禁生活中丧失爱国立场。就每天早晨坚持带领战士们进行“精神升旗”仪式??全体孤军向天空行军礼,礼毕唱国歌。 毕竟上了年纪,除了教导,杨老对于谢晋元的记忆很琐碎,却无误??“团长身体不是很好,瘦,比我矮一点”、“我教过他太极拳”、“我左眼受伤,右眼视力也不好,在孤军营里,谢团长送了我一个眼镜,8块钱”、“谢团长被刺那天,我难过……” 杨老说谢晋元影响了他一生:“他还教我们做人。要正直,要简单、要节约。”60多年来,他不但身体力行,还这样教导自己的子女。杨老的女儿杨庆玲年轻时一直认为父亲有些“迂”:“之后明白父亲和谢晋元的感情,就完全理解父亲的想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