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济南电(记者徐冰) 坐落在山东省威海市刘公岛上的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以“国耻纪念地”警示国人,在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独树一帜。
“面对我的观众、特别是海外华人,常常是泪流满面。”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群工部副主任丛中笑对记者说:“来我们这里的观众和游客进门时大都面带微笑,可出门时一般都神色凝重!”
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馆长戚俊杰告诉记者,刘公岛是中国第一支海军???清朝北洋海军的诞生地和灭亡地,也是我国近代屈辱史开始的地方。1988年,北洋水师提督署等28处建筑被国家列为重点保护文物,1992年被正式命名为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的研究者和工作人员从1984年开始,就始终围绕“国耻纪念地”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20年来,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在没有财政拨款的情况下,将门票收入全部用于文物修复、史料征集和学术研究,不断搜集各种甲午战争的史料充盈馆藏和展品。工作人员数年来行程4万多公里,寻访北洋水师将士后人200多位,搜集了大量的实物和口述资料,同时在国内外征集这一领域的史料。据统计,近年来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仅在各海战遗址海中就打捞出300多件甲午战争文物,其中国家一级文物39件。
与此同时,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还每两年举办一次学术研讨会,至今有400多名中外专家学者参加了这里的学术研究,出版了160万字的学术著作。由于学术研究的先进性和实物史料的不断丰富,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的爱国主义教育也不断向深层次递进,由以往简单的爱国主义宣教,逐步向海防教育、国家海洋观念教育发展。
20年来,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始终对军人免费,对中小学生一直坚持门票免费或优惠。博物馆先后接待了国内和来自100多个国家的观众1000多万人次,这其中,不断有观众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地来参观,往往是自己来参观后又带着孩子来。
在博物馆从事了16年解说工作的丛中笑,向记者说了她印象最深的两件事:一是广州一家精细化工公司组织职工专门来此参观,参观完毕,他们集体冒着小雨在原北洋水师提督署门前,高声合唱起岳飞的《满江红》,周围游人无不动容;再就是1997年香港回归之日,威海市聋哑学校的全体学生,在博物馆门前面向大海,用不大流利的童声和手语一同喊出了“毋忘国耻、强我海防、爱我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