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村这是一个在我孩提时就非常熟悉的名字。
那时绍兴沦陷不久,我家住在绍兴韩衙前外婆家中,我有一个姑妈,是党山有名的一家大户人家的少奶奶,姑父有一个好友在塘北行府工作,他们就托姑妈上城来我家时,顺便为他们送情报到裘村在绍兴市区的联络点。姑母有时神秘兮兮地来去匆匆,引起了见貌辨色的母亲注意,禁不住再三询问,姑妈道出了实情,从此姑嫂两人相逢时双方多了个谈话题材,她们谈话时从不回避不到五岁的我,我虽然听不懂她们谈话的内容,但对于多次提到的裘村这一地名却让我感受到一种深奥的神秘感。幻想着有一天姑妈突然提出邀母亲一道去裘村,那时我一定能跟随,因为姑妈可疼爱我哩!然而姑妈从不提过,我也慢慢淡忘了。
今年秋天从报上看到裘村在开发生态农场,引起我儿时一连串记忆,去吧!看看裘村的抗日战争遗址,了却儿时的宿愿。电话约了对稽东乡土历史颇有研究的蒋老师,在一个丰收季节的金色秋天,访问裘村。
我从绍兴市区南门乘车到车头,约了蒋老师,再乘车到竹田头,一路上虽是山道弯弯,却都是康壮大道。车行迅速,我看了看表,只用了55分钟,一个小时也不到。据老蒋说,抗日战争时期别说是公路,就是稍微宽敞的山路都没有,天蒙蒙亮从裘村出发,踏着弯曲的羊肠小道,顺着山势上了又下,下了又上,走到到平水已经是中午时分,再换趁埠船到绍兴已是暮色苍茫了。
可现在整个稽东山区村村都通了汽车,从竹田头到裘村也有汽车可坐,新开的车路,也不过三里路,趁着那么好的天气,我们决定步行。
虽说这是一条支路,但宽度足有五、六米,大概因为是新开路,山黄泥的路面上偶尔有几辆客车、运输车开过扬起一阵尘土,过后又立即平静,保持着异常新鲜、清沏的山区空气。笔直的公路让阳光一照,简直就是一把金光闪闪的巨剑引着你的目光直逼前面在一座大山,路断了?又在何方?然而再继续前进,发现公路到大山前分叉为左右两道,右边一条指示牌子显示“叶村”,左边就是裘村。说来也奇,这座郁郁葱葱,层峦垒翠的大山原来却是裘村的天然屏障。如果在这座山上驾上轻重武器,可守可攻,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入之势。沿着旁山公路向南前进不到500米,真是豁然开朗,“又一村也!”
这就是裘村!
史料记载:1942年日军发动浙赣战役起,驻绍日军多次向我山区大扫荡,我抗日政治、军事组织管辖区别地逐渐缩小,绍兴的抗日时局急转直下,进入最艰难危险阶段,2月,新任绍兴县长郑重为率领武装一中队,来稽东等山区各乡开展敌后抗日活动,设县府于裘村,“全面开展根据地建设,解决粮荒,开辟财源,冲破封锁,健全情报扩大自卫队,”特别是与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联系、配合,抗日形势蓬勃发展起来。一直到抗日战争胜利,裘村始终是绍兴国民党政府敌后抗日的一个根据地。是塘北、塘南行府,和各区、乡办事处的指挥中心。
裘村因极大多数村民姓裘而得名,村东西向呈玉带状,以一条山溪为中心,长不过1000米左右,两边是差落有致的山区特有的民居。房子背后又是层层叠叠的山峦,是会稽山区的一个中心盆地,据说翻过南边的山岭就是诸暨,越过东边山峰就是嵊州,原来这里是三个县的交界处,确实是个战略要地。村东有一座拱型古桥,桥梁上写着“镇东桥”三字,据说建成于明清时期,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可见早在古代,裘村也是一个军事要地。离桥不到50米有一座三官庙,五开间二进,朝南的门廊中间一块巨篇上写“三官庙”三个大字,当地老乡说,三官是指天官、地官、水官,天、地、水,实在是反映老百姓对自然的敬畏和企求。住在大庙旁边的78岁裘大爷告诉我们,这庙在几十里方园内是颇有名声,庙里雕梁画壁、香火鼎盛,廊上牛腿全是用黄梁木雕成,特别是装有一个大藻井的戏台,更是使乡亲们记忆犹新,裘大爷说,1943年后,三官庙里驻守着自卫队的警卫队,部队的文工队经常在戏台上演戏,郑重为很开放,每次都请裘村老百姓一道观赏。
1943年新四军浙东部队的军代表曾来过这里,与当时据扎在这里的国民政府的抗日自卫队领导人,绍兴县县长郑重为共商抗日大计。当年这位裘大爷年龄已16岁,曾亲眼看见郑重为的卫兵彬彬有礼地领来几个穿着极其普通但又极为英俊的年轻人,进入庙中。解放后郑重为曾回裘村,重游戏此庙,不由感慨万分。他说当年就在这庙里几次接待过浙东新四军代表,曾一一列举出他们的名字,可惜裘大爷都忘了。据史料记载,在一次裘村举行抗日阵亡人员追悼会上,中共曾派郭静唐代表部队领导参加。并在会上发言号召“互策互励、团结抗日、坚持到底”。领我们参观的是另一位姓裘的响导,当时还是个小孩,他父亲是抗日时期的保长,与县长关系不差,他多次跟父亲到县府机关办事,后来与干部们混熟了,干部们也喜欢逗他玩,于是有空就往他们那里玩,一些遗址、遗迹他了如指掌。我们沿着溪水由东向西走去,穿过弯曲的小巷到了一个挺大的破台门,这个台门可以用:破、旧、新三个字来形容。所谓“破”,台门的大门早没有了,第一进也倒塌了一大半;“新”是指的旧房子格局中间,已有几幢小洋楼耸起,但是与其他台门明显区别就是地面是清一色的大石板,石板在稽东山区是侈奢品,因为会稽山区是火成岩,凝灰岩的石板,要到绍兴东湖一带才可办到,再运到山里,崎岖的羊肠小道全要人工扛抬,该要多少运费,所以大山深处的房子地面都是用山溪里的鹅卵石或是三合土铺填,因此这个特殊的台门被老百姓称它为“石板道地台门”。从房子的结构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六楼六底前后四进的大房子,据说这在当地是一幢既古老又高大的房子当年就是县府司法局所在地,第二进靠东面的小楼曾是郑重为的宿舍,老裘说,当时房屋整齐,住户很多,仅管警卫岗哨就在大门口,但老百姓和郑重为一住在一起,还是十分融洽的。
再往东走,就是老秧台门,这是一个典范的山区台门,进了门厅第一进,就是一块用鹅卵石砌的道地,坐北朝南一排主屋,左右两排侧厢。方方的整体好像北方的四合院,抗日战争时这里曾住过警察局。房屋至今保护得挺好。向导走到最东面一块空道地上停了下来,带着怀念感情说,这块空地原来是裘村最新、最考究的一个台门,里面也有许多木雕、砖刻。人称“渭记台门”当年县政府就设在这里。1943年8月3日,日本
鬼子趁自卫队主力气去新昌、天台一带活动,乘机袭击裘村。而这一情报为留守人员获得,县府各机关迅速携带公文撤退。并组织全村老百姓坚壁清野、扶老携小,向大山深处转移。鬼子进村,得到的是一个空村,好不容易找到唯一不听转移劝告的半痴半呆老汉,用枪逼着他带路去找寻隐蔽在山上的机关和群众,走着走着,走到一个山崖旁,他纵身一跃,跳了下去了,枪声响了,老汉倒在血泊中。乡亲们得到保护,机关安全了。这就是裘村人极不屈服于侵略者的代表,是裘村人的骄傲。一无所得的日寇闹火了,一把火点着了县府大院渭记台门和新祠堂。(因为这里曾经是驻扎过自卫队的营房)。灰溜溜的回到绍兴去,从此再也不敢进山来。向导又带我们去参观当时电报房,这是在裘村最南面一个小山丘上,沿着石阶上去是一排普通楼房,房子不大,一间十多平方米,楼下是机房,发电报的电,是用手摇发电机供应,收发报开始,几个战士轮流着力摇动转轮,发出电来。让信息上传、下达。据说这里一带原来是古木参天,二个人难以合抱的松柏比比皆是,电报房是机要处,绿荫深处便于隐蔽,而房后就是绵绵大山有迂回余地,确实是个战略要地。
而村中最西边而且朝西开门的三开间二层山居小楼,却有一个好听的名称??稽山公寓,原来这是当年的招待所,省里来人,或者下边办事处来人,就在这里安排食宿,可见当时人来人往比较热闹,也可以看出当时公务繁忙,确有点根据地味道。
说起郑重为,裘村老百姓有口皆碑,他爱民如子,说他纪律严明。说他平易近人--------,老百姓不但不怕他,而且都肯接近他,他的宿舍邻居更是赞不绝口,郑重为有个习惯,每天傍晚带着勤务兵沿着溪水从西到东近巡村一遍,边走边与群众招呼,听取反映,发现战士、工作人员有侵害老百姓事情立即处理。郑重为在裘村二年多,从不向裘村人派工派捐,而裘村人有困难,他也是尽力帮忙,如渭记台门被日寇烧掉后,为了不再占领群众住房,就在火烧场地上搭起一排草屋,供县政府办公,被日军一起烧掉的民房,他也设法帮助安置。特别使山里人津津乐道的是1998年,已是耄耋之年的郑老在上海市政协、绍兴市政协安排下重来裘村看访当年支持抗日部队的裘村老乡。并为裘村小学捐赠财物,几个曾帮他做过家务的邻居也分别得到他赠送的礼金。在群众中一度成为热门话题。
老百姓交口称赞另一个内容是他疾恶如仇严惩汉奸的事实。裘村有许多处置汉奸的刑场,上山桥附近的山坡是枪毙汉奸的地方,与老秧台门隔溪相对的造纸土堆是斩汉奸首级的处所,更有远离村庄岭下湾一个山岙里是活埋场,据说有一天傍晚在这里一次性活埋了七个罪大恶极的汉奸。使裘村老百姓佩服的是郑重为办事不恂私情,有一次从山下解来一个汉奸,司法局审理后定下死罪,执行前,汉奸的妻子上山来向郑重为求情,因为她是郑的亲戚,满以为郑会网开一面。郑重为接待了她,晓以大义,并表明一定实事求是,慎重处理。一面派人送她下山,一面关照司法局秉公办事。这个汉奸还是送上了断头台。当时不论机关同人,还是裘村人民,都深受感动。
汉奸,据新编《辞源》解释是:“原指汉族的败类,现泛指中华
民族中投靠外国侵略者,甘心受其驱使,出卖祖国利益的人。”中国汉奸数目之多,堪称世界之最。但确实大多数是由于贫穷生活所迫,并不都是“甘心”的,但是在正气凛然,贫贱不屈、富贵不淫、宁死不屈的抗日斗士面前,永远是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就是在这位宁死也不给日军领路的裘村大爷面前,也只是一堆臭不可闻的狗屎堆,不管他们的后代如何在他们肮脏头颅上戴上各种各样所谓“促进大统一”“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种种桂冠。在裘村老百姓的爱国主义的言谈中,我强烈地感受到刘少奇同志的一句名言,“好在历史上人民写的”是异常光彩夺目,万古长青。
六十几年过去了,历史已翻过新的一页,但愿这山这水永远离开战争的火焰。让和平欢乐的笑声永恒回荡在裘村和所有人们的中间。然而这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人民要和平,但战争贩子还在叫嚣中国是他们的最大威胁,并定为他们进攻目标。善良人们千万不能放弃应有的警惕!让裘村的抗日战争遗迹、遗址永远是教育后人、提醒后人、呼唤和平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