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驻印军和中国远征军缅北、滇西反攻作战,在英、美盟军的协同下,从1943年10月至1945年3月,对侵占缅甸北部、中国云南西部的日军进行反攻作战,历时17个月,挺进2400余公里,收复缅北大小城镇50余座,解放缅甸领土8万余平方公里;收复滇西失地8.3万平方公里,歼日军第18、第56师团大部,重创日军第2、第53、第49师团等部,共毙伤日军4.8万余人,俘日军647人,缴获步枪1.1万余支、轻重机枪600挺、火炮160门、坦克12辆、汽车606辆、飞机3架。中国驻印军和中国远征军以伤亡6.7万余人的重大牺牲,完成了打通中印公路(中国昆明??印度利多)、中缅公路(中国昆明??缅甸仰光)的战略任务。
缅北、滇西反攻作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中同盟国反攻作战的重要一环,是中国抗日战场的重要一翼,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在缅北、滇西反攻作战胜利60周年之际,认真总结其历史经验,深刻挖掘其军事文化内涵,对于弘扬国际合作精神、爱国主义精神,以及打造滇西抗战文化品牌旅游事业,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缅北、滇西反攻作战,有力地支援和配合了盟军在印缅战区和太平洋战区的作战,打破了轴心国会师中东的战略企图,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缅北、滇西反攻作战前,印缅战区和中国战区的形势异常严峻。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在短时间内就席卷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香港、印度尼西亚等地。1942年1月,日军以第15集团军(第33、55师团和南方军直属航空部队一部、海军第1南遣舰队和联合舰队一部)为基干及第18师团等部,发动缅甸战役,3月8日占领仰光,5月1日占领曼德勒,英军败退印度因帕尔。10日,日军进抵中国云南怒江西岸,与中国军队隔江对峙。与此同时,日海军于4月进入印度洋,夺得了印度洋制海权。
缅甸自19世纪80年代起就沦为英国的殖民地,是大英帝国在东南亚势力范围内的一个重要战略基地,英国以此巩固它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并把它作为英国在远东第一军港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殖民地的后方基地。缅甸的沦陷,对于同盟国特别是英国来说,就失去了在亚洲大陆的南翼屏障,危及印度的安全,动摇英国在亚洲的根基。对中国来说,缅甸的沦陷,切断了西南国际交通线??滇缅公路,使美国支援中国抗战的战略物资无法通过仰光畅通无阻地运送来中国,并时时威胁中国西南大后方的安全。对日本来说,缅甸是南方占领区的西侧屏障,占领缅甸,就可以防御盟军从西侧反击,而且可以西进入印度,直下中东,与德军会师;并可以控制印度洋,取得制海权,一方面直接从海上对印度和中东构成威胁,另一方面则可有效地支援太平洋的海战。因而,缅甸已成为盟国与日本法西斯所必争之地。
1943年10月24日,中国驻印军第38师一部,首先向驻守中印公路接壤的首端莫冈河谷的日军第18师团发动进攻,从而揭开了盟军缅甸反攻作战的序幕。12月下旬攻占于邦,取得缅北反攻作战的第一个胜利,为收复全缅甸创造了有利条件。1944年3月,中国驻印军第38、第22师协同作战,在美军的配合下,攻克缅北军事重镇孟关,6月攻克莫冈,8月初攻克缅北第一大城市密支那。尔后,中国驻印军主力沿中印公路南进攻击,于11月25日攻占缅北第二大城市八莫,毙日军5000余人。1945年1月15日攻克瑞丽江南岸军事重镇南坎,毙日军1780人。3月8日,攻占腊戍,30日与自纳巴南下的英印军会师于乔梅。至此,中国驻印军胜利完成了反攻缅北、打通中印公路的战略任务。
与此同时,1944年5月11日,中国远征军第11集团军(第2、6、71军,第200师)、第20集团军(第53、54军)以腾冲和龙陵、芒市(今潞西)为目标,发起滇西反攻作战。经数月反复攻坚作战,于9月8日攻克松山,14日攻克腾冲,11月6日攻克龙陵。仅腾冲、龙陵作战,远征军就歼日军1万余人,俘日军260余人,缴获步枪1700余支、轻重机枪160余挺、火炮16门。鉴于滇西日军已大部被歼,其溃退之部已成强弩之末,而且中国驻印军正向南坎进逼。中国远征军遂以第11集团军配属第53军,分三路向畹町、芒市追击作战,于1945年1月20日克畹町,遂越过国境进入缅甸追歼日军。1月27日,中国远征军与中国驻印军在芒友胜利会师。
日军为牵制盟军向缅甸中部的进攻,于1944年3月从缅甸向印度因帕尔地区发动进攻,但由于中国军队牢牢钳制和重创缅北、滇西日军,而使日军兵力不足,至其于7月进攻失败。在中国驻印军和中国远征军于缅北、滇西反攻作战节节胜利的形势下,英美盟军遂于1945年3月?5日间先后收复曼德勒、仰光及缅甸全境。
以中国军队为主的缅北、滇西反攻作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转折的重要一环,是亚洲太平洋战场的重要一翼,它同非洲、欧洲盟军的反攻作战遥相呼应,使德日意轴心国在东西方都陷入战略被动。至1944年7月,抑留于缅北、滇西的日军达10个师团又一个独立混成旅团,这既有利于英军对印度英帕尔的坚守和对缅中的出击,又大大地减轻了美军在太平洋战场的反攻压力。难怪丘吉尔认为,守住缅甸是“保卫印度的最后一道屏障”、“缅甸以及与中国的联系在整个东方战区是最重要的一环”(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第4卷第1分册第218页,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美国《纽约时报》1944年5月16日发表评论说,缅北、滇西反攻作战“从侧翼牵制了太平洋战区,可巩固印度,完全打破了轴心国会师中东之企图”。
二、缅北、滇西反攻作战,揭开了中国正面战场反攻作战的序幕,打破了日军大本营妄想从西南封锁和进攻中国大后方的企图,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斗志,坚定了抗战必胜的信心
从1943年的下半年起,中国战场的敌后战场开始转入局部攻势作战,迫使侵华日军逐渐进行战略收缩。1944年4月日军大本营发动打通大陆交通线作战,正面战场在日军的大规模进攻下,全线溃败。至12月,河南、湖南、广西、广东等省大部,贵州省一部和洛阳、长沙、桂林等146个大小城市相继沦陷,日军侵占了平汉铁路中段、南段,粤汉铁路北段和湘桂铁路全线。正面战场军队内部腐败,士气低落,名声、口碑甚差。
缅北、滇西反攻作战的胜利,收复了滇西大片国土,重创日军第56、第2、第53师团,毙其1.1万余人,把日军赶出中国西南大门。同时,又重新打通了中国国际交通线??滇缅公路,使每月仅靠飞越“驼峰”(喜马拉雅山)航线维持运送物资0.7万吨,上升到1万多吨进入中国。从而打破了日军大本营妄想从西南封锁和进攻中国大后方的企图。当胜利的消息传到国内后,各大报纸竞相刊登这一振奋人心的喜讯,给予热烈的祝贺。中共中央通过《新华日报》表示庆祝这一“辉煌胜利”〔《新华日报》1944年8月8日〕。美国《纽约时报》1944年5月16日发表评论认为,中国军队“入缅作战,开创了大陆反攻的新阶段”。
三、缅北、滇西反攻作战的胜利,弘扬了中国人民的国际合作精神和民族牺牲精神,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声望,在中华民族史上写下浓重的一笔
中国军队在异邦国土打败侵略者,胜利归国,自甲午战争以来,这还是第一次。抗战期间,中国军队先后两次入缅作战,总结第一次入缅作战的教训后,在地形、气候复杂的条件下,团结协作,英勇奋战,不怕牺牲,连克数城,重创日军,弘扬了中国人民历史上传统的国际合作精神和民族牺牲精神。曾任中国驻印军总指挥的史迪威评价说:“中国军队是极好的。”参加缅北反攻作战的美军布朗上校认为:“中国人是我看到的最勇敢的军队,我必须向他们脱帽致敬。我愿意追随他们到任何地方。”(《中国现代军事史》,普林西顿出版社,1956年版,第188页)1944年11月的美国《皇冠》杂志发表一位记者的述评说,缅北战斗“表现出中国军队忍受无限艰难的伟大,世界上任何军队都望尘莫及”(何铁华、孙克刚:《印缅远征军画史》,上海时代书局,1947年版,第10页)。
四、中国驻印军和中国远征军为缅甸人民的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付出了重大牺牲,作出了重要贡献
1942年3?8月,中国曾派出3个军9个师约10万人入缅,支援英军抗击日军进攻缅甸。由于盟军作战缺少协同、指挥失误,出国时机过晚等原因,虽英勇奋战,而未达成战役企图,致使中国远征军伤亡6万余人。1943年冬??1944年夏的缅北、滇西反攻作战,中国军队为缅甸的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又以伤亡6万余人的代价,与盟军一道终于把日本法西斯赶出了缅甸全境,致使战后不久(1948年1月4日)缅甸即宣告独立,成立缅甸联邦,并于1950年6月8日同我国建交。1960年10月1日签订中缅边界条约。1974年1月改国名为缅甸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
五、启示
1、共同的国家利益需求,是建立国际合作或军事同盟作战的基石。缅北、滇西反攻作战之所以取得胜利。第一,反攻缅甸,是美、英、中三国共同的国家利益需要,它分别涉及三个国家的安危。因此,美、英、中能在战略、战役上密切协同。第二,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战略反攻阶段的重要一环,与欧洲非洲、太平洋战场遥相呼应,不是孤立一隅的作战。
2、由于历史和地缘政治的关系,新中国成立后的中缅关系曾被誉为不同制度国家间发展关系的典范,中缅之间存在悠久的胞波情谊。有鉴于此,建议开辟一个中、缅、印三国抗战文化旅游区、把中国的昆明、保山、腾冲、龙陵、畹町,与缅甸的南坎、八莫、密支那、曼德勒和印度的利多、英帕尔等市县镇,连结成一个大三角抗战文化旅游区。通过打滇西抗战文化品牌,一方面开拓了新的旅游资源,另一方面又增进了三国合作的传统友谊。这可以与拟修建的中缅石油管道,锦上添花,相得益彰。为此,可以考虑设立中、缅、印三国抗战文化旅游区基金会,广揽各方捐款以准备之。
“抗战文化旅游”,是指以中国抗日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场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承载的爱国主义精神及国际合作精神为吸引物,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实现学习历史知识、接受爱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增加阅历的旅游活动。它具有以下二个特点是:一是“抗战文化旅游”资源以中国抗日战争的军事活动为主线,其所承载的主体是爱国主义精神及国际合作精神,这是海峡两岸三地以及世界所有华侨最有“共同语言”、最容易产生共鸣的议题。二是“抗战文化旅游”资源多与自然生态、民族历史文化等资源相伴生,可以与发展生态旅游、民族文化旅游等密切结合起来,形成综合型、复合型旅游基地和产品路线。
(作者单位:军事科学院军史研究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2004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