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是不是工作狂?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一个伪问题??这还用说吗。如果他们不是工作狂,为什么“过劳死”这个词会起源于日本?4年前,一位中国的女博士花了两年时间在日本做博士后研究,之后写了一本书,名为《日本人为什么是工作狂?》。书中事例详实,论证清晰,这个问题似乎可以盖棺定论了。
但是,在走访了多位曾在日本留学或工作的中国人之后,却发现问题的答案并非yes 或 no那样简单。
“我在日本的那几年,能感觉到日本人的工作压力确实很大,但没觉得日本的过劳死有媒体宣传得那么严重。”在日立中国有限公司工作的马凝曾在日本 留学5年。她说,日本年轻人中出现的“腻一族”和“自由族”说明日本人并不都是工作狂。
所谓的“腻一族”就是年轻人大学毕业之后既不工作也不继续深造,而是腻在父母身边,靠父母养活。根据2005年底日本野村总合研究所的一项调查统计,当时日本的“腻一族”大约有50万人。“自由族”要好一些,他们只打“临时工”,每当攒够一定的钱,就辞职出去玩。野村总和研究所的调查结论是:日本年轻一代对待工作的态度彻底改变了,他们不再认同父辈的工作方式。这些缺乏工作动力的年轻人表示,他们感到工作缺少“社会意义”。
马凝的同事徐冰没有在日本留学和工作的经历,她对日本人的了解主要来自公司同事。在她看来,公司里的日本人基本上都是按时下班,即使加班也很少会超过晚上9点钟。“在中国的日企(或中日合资公司)工作的日本人并不是工作狂”,在本次采访中,这一看法几乎得到了所有采访对象的认同。
另外,即使是被世界公认为工作狂的老一代日本人,也并非是完全不顾个人享受的工作机器。已经60多岁的杜先生从1989年开始在大连某中日合资的水泥公司工作,和日本人打了十几年交道。他发现日本人很注重休息和自身健康。如果定下休假的日期,即使公司临时有事,日本人一般也不会推迟休假计划。一次,一个负责设备的日本人要去休假,正好赶上公司的设备大检修。杜先生本来以为这个日本人会留下来,没料到他很快委托了别的同事,自己就放心地去享受假期了。日本大公司的员工算上周末差不多一年有100多天的休假时间。到了周末,日本人经常全家开车出去玩,很疯狂。
当然,在上班的时候,日本人还是非常敬业的,加班是家常便饭。据杜先生介绍,日本公司为了保证员工能得到充足的休息,每周会定一个“不加班日”。到了这一天下午6点钟,值班的人会广播:“今天是没有加班的日子,请大家按时回家。”即便如此,还是会有人加班。
日本公司对员工的身体状况很关心。杜先生所在的公司有个日本人血压高,按照日本公司的规定,凡是派往海外的职员,血压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这个日本人必须每天上午10点和下午3点量两次血压,记录下来发传真给日本国内。日本方面据此来决定是否把他调回国内工作。
日本人为什么总是加班?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始终是众说纷纭。除了工作量大、日本人工作细致认真这些原因之外,也有人给出了负面的解读,比如“效率低”、“做事刻板,不会变通”等等。“有时候,日本人明明知道上级布置的工作是有问题的,很可能要做无用功,他也不会去讨价还价或者消极怠工,而是一板一眼地去做,结果可想而知。”毕博咨询公司的王栋和日本人共事之后,不由得感慨。
“日本人的价值观是:比起结果,努力的过程更重要。”马凝说。
徐冰介绍说,以前,日立的员工考评,主要依据的是员工的工作态度而不是业绩,而加班恰恰是工作态度的一个明显体现。最近几年,日立公司搞变革,考核员工改成了60%看态度,40%看业绩,态度依然是评判一个员工称职与否的关键要素。对此,曾经有人做过经典概括:日本人对工作,与其说是拼命,还不如说是要造成拼命的印象。
另外,对很多日本人来说,如果上司加班,下属就没有准时下班的道理??即使没有什么要紧的工作要处理,也要陪上司一起加班,这在日本企业里是不成文的规矩。如此一来,自然加班成风。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有些不需要加班的人会陷入恐慌:不加班说明在公司里不受重视,饭碗岌岌可危,回到家老婆会担心,在家人面前很没面子。所以,索性耗在公司,装出一副忙碌的样子。“我认识三、四个这样的日本人。不过总体来说,这还是个别现象,大部分日本人加班都是有工作要做。”杜先生说。
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理事 ◇上海市第四、五届优秀教育网站 ◇上海市网络文化协会首批会员 ◇上海市信息服务业行业协会会员◇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筹建顾问◇世界华人保钓联盟顾问
918爱国网目标:收集整理中国军民十四年抗战的图文视频历史资料 建设记录民间对日索赔历程的最全面的网络数据库
918爱国网宗旨:将中华民族的贡献昭告世界 把中华民族的精神传承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