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两国关系未来 有助开展更多合作
争取在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30周年的2008年内发表研究成果
据新华社北京12月26日电 中日共同历史研究今天在北京正式启动。中日两国学者肩负推动中日关系向积极方向发展的重任,就中日交往史、近代以来的不幸历史等课题展开对话交流。
当天16时,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二层会议厅,双方各10名历史学家围坐在长方形谈判桌两侧举行会议。
中方首席委员是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步平,日方首席委员是日本前驻联合国副大使、东京大学教授北冈伸一。双方将分为“古代史”和“近现代史”两个小组进行讨论。
除开幕式外,会议为闭门形式,均不对媒体开放。
中日举行共同历史研究是今年10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访华期间与中国领导人达成的共识。
11月,中日两国外长在越南河内会面时就“中日共同历史研究实施框架”达成一致,表示争取在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30周年的2008年内发表研究成果。
在为期两天的首次会议中,两国学者将讨论共同研究的宗旨、工作程序,确定今后将要共同研究的专题。
双方将在中日之间3个政治文件的基础上,以正视历史、面向未来的精神,对中日两千多年的交往历史、近代以来发生的不幸历史及战后半个多世纪中日关系发展的历史进行共同研究。
至少在过去5年,中日政治关系及两国国民相互感情因日本某些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对历史歪曲认识及篡改教科书等问题持续僵冷。目前,虽然两国关系已打开政治僵局,但历史观等敏感问题仍需妥善处理。
步平在开幕式上说,历史问题是影响中日两国甚至东亚国家关系的重要障碍之一,共同的历史认识首先应建立在对历史事实的共同确认基础上,“相互理解”是中日历史共同研究过程中需要“贯穿始终”的原则。
他说:“作为从现在开始的共同研究的第一步,我们应尽量做到将各方面的历史资料汇集起来,通过去伪存真、分析研究,向社会提供一个沟通与交流的平台。”
步平坦言,历史认识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在对战争被害与加害具有完全不同体验的两个国家之间,讨论历史共识更是相当困难。
北冈伸一说,他曾参加过日韩共同历史研究,体会到就历史问题达成一致意见是很难的。但他表示相信,日中双方学者可以通过共同历史研究,缩小认识上的分歧,增进两国间的理解与互信。
他说,2005年4月至6月,日中两国曾因历史认识问题出现严重分歧,给两国关系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如果大家能平心静气地坐下来,在事实基础上开展对话和共同研究,双方的敌意和不友好会得到改善”。
北冈伸一表示,日中关系“很重要”,如果双方能妥善处理好历史问题,将有助于两国在能源、环境、资源等诸多领域开展更多有益合作。
据日本媒体报道,安倍首相18日在首相官邸接见了即将前往北京参加首次会议的日本历史学者。他指示“要深入地进行研究,对政治工作提供帮助”。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阮宗泽认为,两国学者将会讨论包括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在内的一系列重要历史事件,但谈到这些问题时会“非常艰难”。
他表示,历史问题已成为中日之间争论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影响中日关系的重要因素,因此,两国专家坐下来认真探讨,还历史一个公道,意义之重是“不言而喻”的。 (记者谭晶晶、林立平、赵叶苹)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06-12-27 第04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