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日货不是“爱我中华”
●日本的科技、管理先进,对我们发展有好处,这样的“日货”干嘛抵制?
●900多万中国员工在日企工作,抵制日货导致企业倒闭,他们不就失业了?
●国际贸易有一个利益均衡问题,任何一方打破均衡,都可导致利益共同损失。
“中日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两害”???胡锦涛主席就推动中日关系健康稳定发展提出5点主张的消息昨天见报后,沪上经贸专家和经济学家热烈拥护。他们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相信党和政府会妥善处理好中日目前出现的有关问题,并对前些日子个别人砸商店深感痛心,对个别人扬言抵制日货不以为然。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这种叫嚷不是幼稚,就是别有用心,绝不是“爱我中华”的表现。
推进中日经贸合作,对双方都有利
年逾八旬的汪尧田教授是我国WTO研究的开拓者,在外经贸领域堪称德高望重。这些天来,这位前辈对中日关系出现的波折、对个别人对日资企业和日货采取过激行为感到担忧。他说:“中日经贸合作的大好形势来之不易,我们要倍加珍惜。”
汪教授对上海和日本的经贸合作如数家珍。他说,日本已成为上海第二大出口国和上海最大进口国,去年上海与日本进出口贸易额达285.16亿美元,比1972年猛增162倍;今年一季度又达到71.22亿美元,同比增长12.89%。截至今年3月底,日本在沪直接投资项目累计5298个,投入合同外资107.01亿美元,成为在上海的第二大投资国。与此同时,上海在日本投资的企业也有近20家,总投资8000万美元左右。
“很明显,上海与日本开展贸易、投资合作,对双方都有利”。汪教授说,日本的科技、管理比我们先进,我们拿来,对自己发展有好处,这样的“日货”我们干嘛抵制?还有,目前市场上日本品牌的商品,相当数量是在华在沪的日资企业生产的。如果我们真的抵制日货,势必使这些日资企业日不敷出、关门倒闭,那么在这些日资企业工作的众多中国员工,不就失业了吗?因此,所谓的抵制日货,表面看好像是爱国,事实上对中日都有害。他寄语年轻人,千万不能乱来,不要做出让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来。
极端行为会动摇其它外国投资信心
“对中国来说,现在最重要的问题还是经济发展,所以我们要倍加珍惜目前稳定的环境”。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张军教授、孙立坚教授昨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希望年轻一代认真学习、理智爱国。
张军教授认为,亚洲四小龙当年的崛起与当时它们所面临的良好的内外环境有很大关系。中国现在所面临的内外环境与四小龙那时不太一样,受到的牵制和压力还是有的,例如有关人民币升值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应该抓住所有可以利用的机会,包括与日本经济上的往来。应该说,日本在技术、管理上还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学习。张军教授认为,日本一些极右势力的抬头,也反映了当今世界存在极右意识形态。如果我们能保持理智态度,就可以很好地表达对极右势力的愤怒,如果采用砸商店、抵制日货等极端做法,破坏中日经贸关系,反而会让极右势力有机可乘,因为他们就是不希望看到中国经济的发展。张教授强调,极端做法对日本的影响也许只是暂时的,但对中国的影响将是长期的。权衡利弊,我们表达爱国主义的方式必须改变。更需要重视的是,一些极端做法现在看起来是针对日本,但如果任其发展,就会动摇其它外国投资者的投资信心???“到那时,问题就更严重了”。
孙立坚教授认为,中国与日本之间已经成为彼此难舍的重要经济合作伙伴。这不仅表现在中国已成为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国,也表现在投资上。像直接投资,日本已成为中国的第三大外资来源地,也是中国引进技术的主要来源地。截至2004年底,日本累计对华投资协议金额已达666亿美元;在就业方面,目前在华日资企业直接和间接吸纳就业人数已达920万人。民间友好往来是中日关系独特的传统优势:两国每年人员往来已由邦交正常化之初的不足1万人次发展到435万人次;两国间的友好城市已发展到226对;每周飞行于两国之间的各种航班多达500架次。如果我们破坏中日经贸合作,不但不利于中日两国的发展,而且对亚洲经济、对世界经济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维护正常经济秩序不是一国一地的事
上海财经大学现代市场营销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晁钢令教授,则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看发展中日经贸合作的重要性。他说,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企业,它的经济活动能否取得良好效益,不仅取决于企业本身的经营决策,更大程度取决于它所面对的市场环境。社会环境发生重大动荡和变故,都会使国家和企业的经营环境恶化,从而导致营销目标不能顺利实现。所以从企业角度来讲,都希望有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市场环境。我相信日本企业界也同样明白这一点,也会对国内右翼势力恶化中日关系的行为深表不满。
晁钢令教授指出,尽管日本右翼分子不断制造事端,但两国商界的经济合作和人员交往,还是相当友好的。据统计,长江三角洲地区目前共有日资企业9000多家,占在华日资企业的40%左右。由于有着共同的利益,双方都明白,相互合作相互尊重的重要性,任何动荡都是双方不愿意看到的。晁教授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实际上世界各国企业之间的利益相关性已越来越大,可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所以维护正常环境和经济秩序决不是一国一地的事情。从经济贸易角度上讲,各国商品在国际贸易领域有一个双方利益均衡的问题,如果任何一方打破了这一均衡,都有可能导致各方利益的共同损失。因此对“日货”不能轻率言“抵制”,而应当充分考虑如何保持贸易和经济发展的长期稳定,这是保护各方利益所需,也是促进中国经济进一步国际化、全球化的需要。(记者 蒋心和 郑红 吴卫群)
2005年04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