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辑】日本患上了“中国依存症”?──“世界工厂”将成“研发基地”(1)

三洋联手海尔

  2002年1月9日,三洋电机与中国最大的家电制造商??海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海尔)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三洋已充分认识到了中国市场的巨大魅力。目前在中国家电市场上,日本制造商面对当地制造商已经是甘拜下风。在中国市场上,海尔的冰箱、洗衣机、彩电、空调和冰柜的份额分别为29.3%、26.5%、6.18%、26.1%和40.2%。

  此次双方的协议内容包括:海尔通过自己的销售网在中国市场销售三洋电机的产品,而三洋电机则向海尔提供充电电池、液晶面板和电容器等主要零部件等。也就是说,三洋电机借此次合作获得了中国的销售网以及一家大宗零部件客户。

  不过,协议中也包括三洋电机在日本国内销售海尔产品的内容。这样一来,双方的产品势必会在中日两大市场上形成竞争。三洋电机宁可牺牲日本市场,也要在中国市场上找到一条生路的决心可以从中一觑。

取中国企业之长

  被飞速增长的中国市场吸引的不仅仅是家电制造商。2001年9月,
本田与中国最大的摩托车制造商??海南新大洲摩托车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生产摩托车的合资企业??新大洲本田摩托有限公司,昔日的对手如今成为合作伙伴。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摩托车市场,其销量占全球市场的四成以上。在此之前,本田已经在中国设立了五羊本田摩托(广州)有限公司和天津本田摩托集团有限公司等摩托车合资企业,但销售业绩一直不甚理想。因为中国当地制造商推出的酷似本田和雅马哈的“仿造车”的价格只有2000~7000元左右。而日本的合资企业产的同类产品的售价却高达9000元以上,在价格上根本无法竞争。

  于是,本田做出了与中国最大的仿造车制造商??海南新大洲合资的决定,彻底改革成本体制的同时大幅扩展生产规模。最初提出合作意向的是海南新大洲。擅长控制成本但研发力量薄弱的该公司出于对未来发展的忧虑,提出与本田合作。接到提议的本田详细考察了海南新大洲的生产情况,对其杰出的成本控制体制赞不绝口。

  2002年7月,新大洲本田摩托以4498元的超低价位推出了足以抗衡任何中国厂商的踏板摩托“WAVE”。本田的计划是2004年将其全球摩托车销量由目前的600万辆大幅度提高到1100万辆。要想达到这一数字,就必须大幅增加中国市场的销售量。而这一重担自然就要落到新大洲本田的肩上。

研发及尖端技术也开始流入

  “世界工厂”的实力加上“世界市场”的诱惑,中国的魅力已势不可挡。而且,这种魅力除了生产之外,甚至已经涉及到研究开发领域。

  当然,也有类似奥林巴斯这样的“产品研发和生产技术开发在日本、制造在中国”企业。但事实上,以家电业为中心,越来越多的日本企业已开始将部分开发业务移至中国进行。这一趋势自有其充分的必然性。

  首先,让熟悉当地背景的本地技术人员负责开发,更容易推出迎合市场需要的商品。而且,制造基地和开发设计基地位置接近,更容易对制造缺陷和市场反应迅速做出响应。

  同时,还可以大幅压缩设计开发职员的人工费用,便于提高零部件和原材料的当地供应率。因为什么样的零部件和原材料能够在当地采购到,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

  加贺电子2001年成立了承担部分设计业务的加贺电子技术开发(深圳)有限公司,从事彩色电视机图像处理线路板的设计等业务。在这些业务中从中国大胆录用技术人员的加贺电子董事笕新太郎对中国技术人员的实力大加赞赏:“单从新入公司的职员水品来比较,在中国录用的技术人员远比日本的优秀得多”。

  不仅仅在开发领域,就连尖端加工技术方面本地化势头也越来越迅猛。从事射出成形用的精密金属模具制造的不二精机于2001年12月在苏州成立了负责金属模具设计的苏州不二设计技术有限公司(图9)。目前该公司正在对中国硕士毕业生进行金属模具设计方面的培训,不二精机总裁伊井稔评价道:“在掌握工作的速度方面,中国的技术人员要高出一筹”。

  两公司都强调了中国技术人员的上进心,“昭和30~40年代日本人所具有的危机意识现在正在中国人身上得到体现”(伊井)。

DRAM的教训

  现在加贺电子以及不二精机也只是刚刚开始把相当有限的一部分设计业务和金属模具制造业务转移到中国,今后将如何继续目前还是个未知数。不过,加贺电子的笕新太郎和不二精机的伊井都一致表示“如果中国的技术人员成长起来的话,绝不会一直让他们做简单的工作。划分日本和中国工作内容的基准是成本和工作质量”。

  笕新太郎同时还表示:“在日本目前已不再需要只能单纯完成指定工作的技术人员”。可以说,开发者以及设计者之间的跨越国境的竞争已经拉开序幕。

  当然,被卷如竞争大潮的不仅仅是技术开发人员。选择技术人员的厂商同时也在被技术人员所选择。

  包括日本在内的国外制造商大举进军中国,刚开始时主要是制造,然后再逐渐开始开发业务。于是,大批的中国技术人员被雇佣,并在公司里积累尖端制造技术和研发能力。但这些技术人员不一定会终身服务一家公司。有些人可能会跳槽到中国企业,亦或是自己创业,这些都终将会威胁到日本和欧美企业。

  先例不是没有。比如,曾经从美国手里夺得王者宝座、现在却在亚洲制造商强大攻势前威风扫地的日本DRAM产业就属于这种情况。

  首先在这一领域向日本制造商发难的是韩国制造商。韩国企业通过把技术人员送到日本学习,或者从日本制造商手里猎走技术人员,拼命地汲取半导体技术。当年指导韩国厂商的日本技术人员几乎都认为:“凭韩国人自己的实力根本不可能自己开发出DRAM”。

  然而,他们的想法过于天真了。韩国制造商首先赶超了日本,紧接还有台湾,然后是中国大陆。随着竞争对手的增多,日本制造商的市场份额日渐萎缩。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关于我们|援助共建|相关网站

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理事 ◇上海市第四、五届优秀教育网站 ◇上海市网络文化协会首批会员 ◇上海市信息服务业行业协会会员◇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筹建顾问◇世界华人保钓联盟顾问

918爱国网目标:收集整理中国军民十四年抗战的图文视频历史资料  建设记录民间对日索赔历程的最全面的网络数据库

918爱国网宗旨:将中华民族的贡献昭告世界  把中华民族的精神传承后代
2000-2020 CHINA918.NET 918爱国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502001735号 ◇沪ICP备05012664号
总编微信号:wuzuk918   编辑部电话:13341989448   邮箱:china918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