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用毕生心血在日本捍卫南京大屠杀真相 林伯耀“感动南京”


2017“感动南京”年度人物林伯耀先生


“感动南京”2017年度人物暨第十六届南京好市民颁奖典礼


2月2日晚,“感动南京”2017年度人物暨第十六届南京好市民颁奖典礼在南京电视台一楼演播厅举行。由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推荐的旅日华侨中日交流促进会代表林伯耀先生获颁2017“感动南京”年度人物奖。

林伯耀先生年近八旬,他倾毕生之力捍卫南京大屠杀历史真相,是第一个提出在南京建立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人,也是最早呼吁举行南京大屠杀悼念活动的人之一。组委会给予林伯耀先生的颁奖词是:“永远不忘中国是您的根,倾尽家财,为伸张正义,奔波四方。您捐赠抗战文物史料,参与设立和平大钟,组织中日民间友好交流。爱国心,民族情,激起您满腔热血,伴随您一生追求。”


他是在日本出生长大的中国人


林伯耀先生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林伯耀1939年1月2日出生于日本京都府北桑田郡宫岛村。他的祖籍在福建省福清南门外的高山镇。1913年,父亲为谋生,去往日本。林伯耀出生时,家中已有一个姐姐和三个哥哥,他排行老五。那年正值中日交战时期。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由于军需猛增,农业生产力下降,粮食供应日趋恶化。连年战争,使得林伯耀从小就泡在饥寒交迫的苦日子里。

那段艰难岁月,直到现在回忆起来,他仍旧记忆犹新:“小时候,日本人看不起我们中国人,我经常受到日本人歧视。有一次,母亲带我到一个农民家去卖布。这户人家不但不买布,还大声喊:‘支那人,支那人,赶走他!’然后放狗咬我们娘俩。那是一条巨大的黑色的狗,张着大口叫个不停,母亲拽着我顺着稻田地的田埂没命地跑。跑着跑着,母亲绊倒在田埂上,背篓里的布掉进水中。回家后洗干净晾晒到树枝上,让风吹干,但怎么也不能恢复到新布的样子,母亲仰望着天空,眼角流着泪水。这让我印象特别深刻。”林伯耀说,这些日本人的脸上写满了不屑。后来他得知,放狗咬他们的的日本人家,是因为家里的大人和孩子到中国打仗,战死了,家里的门上挂着日本政府发的遗属之家“光荣牌”,他们恨中国人,蔑视地称“支那人”,“尽管那时候我还是个孩子,不知道‘支那人’是什么意思,但可以肯定,那不是好听的话。”

1944年4月,5岁多的林伯耀去宫岛村国民学校上学。次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946年夏天,他们一家搬到京都市三条西洞院,来到城市生活,没多久,又搬家到松原通室町居住。这时,林伯耀由宫岛村国民学校转入京都市立修德小学校继续读书。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日侨民欢呼雀跃,纷纷召开盛会庆祝。虽然在异国他乡,林伯耀却感觉“终于可以扬眉吐气生活了!”


大学时得知南京大屠杀惨案


林伯耀说,中学时,他从书中了解到“花冈事件”、“刘连仁事件”,得知中国人奋起抵抗的故事,这让他很感动。“我知道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我们不是软弱的。高一时,有一位中国民间代表来日本,我们学生就组成一个防卫队,不分白天黑夜地保护中国同胞在日本的安全。” 林伯耀说,那时候,很多在日本的华侨青年学生都立志长大后要学成归国,报效祖国。他在考入京都大学时选择了工学部,就是希望将来有一天能有机会回到祖国。

“上大学后,我就在学校组织了一个中国研究会,主要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就在那时候,我们知道了东京审判,知道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一些事情,知道南京大屠杀惨案。”

1964年,林伯耀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经常参加华侨青年运动。在一家企业做了十年高级工程师后,他开创事业,经营着一家贸易公司。


他是最早呼吁建立纪念馆的华侨


林伯耀说,揭露历史真相、为二战中受难的中国同胞伸张正义才是他毕生的事业。他在日本国内组织其他华侨,收集南京大屠杀史料。

1978年,作为旅日华侨青年运动的负责人,林伯耀第一次来到南京,“希望给30万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献花,但当时,南京却没有一座纪念馆。那天晚上,在吃饭席间,我就口头建议南京市政府部门的有关领导,在南京建立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林伯耀说,他在日本读高中时,就经常到广岛去参观纪念馆,看到很多原子弹爆炸受害者,他们生下来的孩子有各种后遗症,很多在五六岁或者七八岁就去世了。广岛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每年都会为受害者举行隆重的追悼会,日本首相和外国大使都会前去参加,“在南京发生过如此残酷的大屠杀惨案,有30多万同胞被日军杀害。为什么南京没有一座纪念馆?我们应该尊重祖先,应该好好悼念遇难同胞。”

1985年,林伯耀得知消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建成开放了!他说自己当时激动不已。当年,他就组织40多名华侨青年和100多名日本青年到南京来参观纪念馆。


“我们可能是最早到纪念馆参观的日本团体。尽管当时纪念馆的陈列只有简单的照片和报道,馆藏文物几乎没有,但大家都很宽慰,终于有这样一个地方。”林伯耀说,那次中国行,让日本青年深受影响。“原来他们不知道南京大屠杀。当时在日本国内出现否定南京大屠杀的言论,说是中国人捏造的。在参观纪念馆前,我先让他们了解这段历史,然后请他们自愿参观纪念馆。有100多人都参观了,只有1人没有参观。”


在日本开设“南京大屠杀热线” 曾遭人身攻击


回到日本后,林伯耀继续收集有关南京大屠杀的资料。1997年,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60周年之际,旅日华侨和日本青年共同成立了“日本南京大屠杀60周年全国联络会”,大家推选林伯耀、日本女教师松冈环,以及时任日中友好协会青年部负责人由木荣司为共同代表。大家一致表示,一定要把南京大屠杀历史真相告诉日本民众。

林伯耀说,他们在日本熊本、广岛、大阪、金泽、东京、名古屋6个城市,开设“南京大屠杀热线”,希望参与侵华战争的日本老兵打电话,把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出来。“我们在报纸上刊登了热线电话,结果有一半以上电话是打来骂我们的。”林伯耀说,有日本右翼直接给他打电话,呵斥他:“林伯耀,你搞这么多事情,应该向日本人民谢罪!”他还收到过匿名信,称他为“中国派来日本的反日工作人员”,还有人在游行时直接挂牌子,骂林伯耀。面对这些人身攻击,林伯耀说,他从来没有害怕过,也从未屈服退缩过,“为了维护同胞权益,我们旅日华侨要跟日本右翼一直斗下去,我们勇敢,他们也会害怕!”

顶着日本国内巨大的压力,林伯耀等人走访了数百位参与侵华战争的日本老兵,证明南京大屠杀事实。他们每年还邀请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研究学者到日本去介绍情况,把苦难的经历和历史的真相告诉日本民众。就在去年,林伯耀还邀请南京医科大学教授孟祥国、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李秀英的女儿到日本,面向日本年轻人讲述南京大屠杀历史真相。


出资捐赠和平大钟还从日本运回机枪


从1978年第一次来到南京,至今已过去整整40年。林伯耀也从当年意气奋发的青年,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者。这40年间,他来往中国300多次。每次来,他不是肩背挎包,就是手拽拉杆箱,里面装着笔记本电脑、录像带、印刷资料等。

在纪念馆集会广场上,一尊和平大钟常引来众多爱好和平的人们摸一摸、撞一撞,甚至拍照留念。这尊和平大钟是2003年,林伯耀和旅日华侨林同春等14名爱国侨胞捐资铸造,赠予纪念馆的。

和平大钟外形为仿明式青铜大钟,呈深古铜色;钟体重量为6.6吨,寓意悼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66周年;钟体全高30分米,寓意缅怀南京大屠杀30多万遇难同胞;钟体下摆口径为1.937米,意为当年中国首都南京城于1937年12月沦陷且南京大屠杀始发之日。在和平大钟落成仪式上,林伯耀说:“捐赠和平大钟是让子孙后代永不忘记国家和民族曾经遭受的屈辱,告诫世人警惕日本一部分人否定南京大屠杀、美化侵略战争或企图发动新的侵略战争的倾向,决不能让历史悲剧重演。”

“目前和平大钟在每年国家公祭仪式上,都作为典礼仪式性撞钟用具,应该说现在已经是一个重要的文物。”纪念馆张建军馆长说。

在纪念馆史料陈列厅,一挺当年侵华日军第十八师团用过的机枪,格外引人瞩目。这挺机枪是2006年12月,林伯耀从日本拆卸后,先后分三次运回来捐赠纪念馆的。

“由于机枪特别重,如果直接运过来,日本海关肯定会提问,中国海关也会提问。所以我就把它全部拆开,在来中国参加会议时,前后分三次,一点点运过来。”林伯耀说,这挺机枪,是当年日本生产的第5挺机枪,在侵华战争中杀了很多我们的同胞,“打开枪的地方已经磨得很光滑,说明它曾沾满了中国同胞的鲜血。”


79岁老人仍在挂心南京大屠杀史学研究


2018年1月31日下午,79岁的林伯耀再次参观了纪念馆史料陈列厅,从两点开始参观,直到4点半闭馆才出来。他看得异常仔细,有些日本老兵用日文写的日记、书信,他都翻译给身旁的参观者听,“你看,此处明确写着‘强盗、强奸、杀人、放火、天下御免’,这是很残忍的行为。”

他还不时掏出手机拍下照片或者录下视频。他说,还要不断追究历史真相,“这是我作为中国人的义务,也是责任。”

这次来到南京,林伯耀从随身拎着的布包里,又拿出了他从日本已故老兵处征集来的一幅手绘图。“这位日本老兵曾在1981年发表过《骑兵第四联队史》日记,其中在第311页记载了1937年12月15日凌晨两点左右,他在挹江门附近一个广场上搭建的临时宿舍休息,忽然听到有机枪声,随后出去看到的情形。他亲眼看到日本兵站在两边,把中国俘虏排成四纵队夹在中间,机枪在两边不停扫射、屠杀,大约有七八人逃脱了。这名老兵把当时的情景绘制了出来。”林伯耀此次来到南京,特地前往下关中山码头查找,看到现场地貌和日本老兵手绘图上得十分相似。他希望能找到在当晚大屠杀中的幸存者,要从幸存者中找到证言来印证地图的真实性。

林伯耀中文说得很好,但其实这是他后来为与祖国同胞沟通需要,在大学里特地学的。他一直没有加入日本国籍,对此,他淡然地说,“拿日本国籍做日本天皇的子民,我不愿意,也不屑。”他说,尽管这样对他在日本金融方面、社会福利方面,以及出国到海外,多有不便,但自己从不后悔。

除了在日本捍卫南京大屠杀真相外,林伯耀这些年还在不断为“花冈事件”受害同胞权益奔走。夫人林黄静子是中国台湾人,她默默支持着林伯耀的工作。两人说,“我们感觉自己努力地还不够,还要继续努力下去。”


纪念馆声音:林伯耀是我们永远的馆员


对于林伯耀先生倾其一生,为捍卫南京大屠杀历史真相所做的努力,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张建军表示,“我们全体纪念馆人都把林伯耀先生,作为我们馆的成员,他是我们永远的馆员!他身上所蕴含的对祖国那份炙热的感情,一生对捍卫南京大屠杀历史真相所饱有的那份执着精神,遇到无数苦难却从不低头,倾其一生财富所做的努力,令我们深受感染,也十分感动。”张建军馆长说,今天回头来看,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30多年的事业发展中,留下了林伯耀先生不可磨灭的印迹。“走进纪念馆的展厅,很多都是他捐赠的文物。每年国家公祭仪式上,和平大钟鸣响,还有他这些年,和日本友人白西绅一郎先生每年在南京珍珠泉植树,那片树林年年扩大。这一切都在呼唤人们,铭记历史,珍惜和平。我们全体纪念馆人都很尊重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他就是我们的家人。”

------------------------------------------------------------

旅日华侨林伯耀获颁“2017感动中国·江苏年度人物”


2018年4月13日下午,由现代快报社与中央电视台合作的“2017感动中国·江苏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在南京举行。旅日华侨林伯耀先生获颁“2017感动中国·江苏年度人物”!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张建军受邀作为颁奖嘉宾,为林伯耀先生颁奖。这是继今年2月2日,林先生获颁2017“感动南京”年度人物后,获得的又一殊荣。

颁奖典礼现场,左一为林伯耀先生


林伯耀先生年近八旬,他倾毕生之力捍卫南京大屠杀历史真相,是第一个提出在南京建立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人,也是最早呼吁举行南京大屠杀悼念活动的人之一。

组委会给予林伯耀先生的颁奖词是:

和平的钟声响起,

是他夙愿落定的声音。

倾尽毕生心血,奔走呼喊;

捍卫历史真相,伸张正义。

他是旅日华侨,

也是江东门纪念馆“永远的馆员”。

他的名字,

被和平大钟永远铭记。


1他在日本出生长大 却不屑加入日本国籍


林伯耀1939年1月2日出生于日本京都府。他的祖籍在福建省福清南门外的高山镇。他出生那年,正值中日交战时期。回忆那段艰难岁月,他至今仍记得:“小时候,日本人看不起我们中国人,我经常受到日本人歧视。日本人的脸上写满了不屑,尽管那时候我还是个孩子,不知道‘支那人’是什么意思,但可以肯定,那不是好听的话。”
尽管在日本出生长大,但林伯耀先生始终没有加入日本国籍。他淡然地说,“拿日本国籍做日本天皇的子民,我不愿意,也不屑。”他中文说得很好,这是为与祖国同胞沟通需要,在大学里特地学的。

林伯耀先生


2他数十年如一日 在日本捍卫南京大屠杀历史真相


林伯耀先生读中学时,从书中了解到“花冈事件”、“刘连仁事件”,得知中国人奋起抵抗的故事,令他很感动。他后来考入日本京都大学,在学校组织中国研究会,主要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就在那时,他知道了东京审判,知道南京大屠杀惨案。
1964年,林伯耀先生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经常参加华侨青年运动。在一家企业做了十年高级工程师后,他开创事业,经营着一家贸易公司。他说,揭露历史真相、为二战中受难的中国同胞伸张正义才是他毕生的事业。他在日本国内组织其他华侨,收集南京大屠杀史料。


1978年,作为旅日华侨青年运动的负责人,林伯耀第一次来到南京。他口头建议南京市政府部门的有关领导,在南京建立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他说南京应该有一个地方,祭奠当年遇难同胞。回到日本后,他继续收集有关南京大屠杀的资料。他和日本友人松冈环等人在日本熊本、广岛、大阪、金泽、东京、名古屋6个城市,开设“南京大屠杀热线”,希望参与侵华战争的日本老兵打电话,把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出来。


2003年,林伯耀和旅日华侨林同春等14名爱国侨胞捐资铸造一尊和平大钟,赠予纪念馆。目前和平大钟屹立在纪念馆集会广场上。林伯耀说:“捐赠和平大钟是让子孙后代永不忘记国家和民族曾经遭受的屈辱,告诫世人警惕日本一部分人否定南京大屠杀、美化侵略战争或企图发动新的侵略战争的倾向,决不能让历史悲剧重演。





2003年12月12日,林伯耀先生在和平大钟捐赠仪式现场

2006年12月,林伯耀从日本将一挺当年侵华日军第十八师团用过的机枪拆卸后,先后分三次运回来捐赠纪念馆。目前,这挺机枪在纪念馆史料陈列厅展出。


2006年12月15日,林伯耀先生来纪念馆捐赠枪支等文物史料


林伯耀先生捐赠给纪念馆的机枪


3他说自己做得还不够,还要继续努力


继今年2月获得2017“感动南京”年度人物后,此次又获得“2017感动中国·江苏年度人物”荣誉,林伯耀先生说,自己感到“非常荣耀,但是我觉得自己的努力还不够。”


林伯耀先生


他说,目前日本社会对南京大屠杀历史还没有正确的态度。“现在日本社会出现排外、反华的倾向,歪曲钓鱼岛史实,让我感到很着急,很有危机感。我们很多在日华侨希望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希望日本社会正视过去历史,反省过去,希望日本有良知的人民站起来。”

林伯耀先生说,感谢江苏人民、南京人民给予自己的鼓励,“我很感动,我也下定决心继续努力。”他说,日本首相安倍是日本最大右翼组织的代表人物。在日本大阪的市政府和平中心,原来有关于南京大屠杀历史、在日劳工以及“七三一部队”等展览,但是3年前全部拆换成了日本受害历史,让日本的小学生接受军国主义教育。林伯耀先生坚定地说,此次从南京回去,他将作为“恢复大阪和平中心的原来的理念”的市民团体的代表,呼吁大阪和平中心恢复展出南京大屠杀等历史图文史料。


4纪念馆声音:林伯耀先生值得尊敬,实至名归!


在“2017感动中国·江苏年度人物”颁奖典礼现场,纪念馆馆长张建军受邀作为颁奖嘉宾,为林伯耀先生颁奖。
张建军馆长表示,4月12日,他刚接待了中日关系史学会的很多专家。“当他们听说林伯耀先生获得‘2017感动中国·江苏年度人物’时,很多人都很感动。清华大学的刘江永教授、新华社记者张焕丽等都提到,林伯耀先生给予自己在研究方面提供了非常多的帮助。”他说,今天在围绕南京大屠杀历史的研究中,处处都有林伯耀先生的身影,“他这些年做出的贡献功不可没,先后获得2017‘感动南京’年度人物和‘2017感动中国·江苏年度人物’称号,实至名归。我相信老人家也完全有资格在不久的将来,获得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本期编辑:李凌 芦鹏 俞月花/文 蔡美婷/摄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关于我们|援助共建|相关网站

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理事 ◇上海市第四、五届优秀教育网站 ◇上海市网络文化协会首批会员 ◇上海市信息服务业行业协会会员◇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筹建顾问◇世界华人保钓联盟顾问

918爱国网目标:收集整理中国军民十四年抗战的图文视频历史资料  建设记录民间对日索赔历程的最全面的网络数据库

918爱国网宗旨:将中华民族的贡献昭告世界  把中华民族的精神传承后代
2000-2020 CHINA918.NET 918爱国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502001735号 ◇沪ICP备05012664号
总编微信号:wuzuk918   QQ:49234746  编辑部电话:13341989448   邮箱:china918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