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任湘怡 地图上,这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地方??庙行,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2万人。可是在人们心中,这又是一个了不起的地方??庙行大捷,歼日军精锐部队3000人,是抗日战争开战初期最光辉的胜利。 开阔地 战事艰苦 坐车到宝山区庙行镇一带,高架在共和新路上空穿越,如果不是一条“一二八路”指示着方向,来这里寻访当年战事遗迹的人,多半都会被周围的高楼、商场迷惑。“这里已经完全认不出当年的模样了!”90多岁高龄的朱伯康老人前几年来这里后,感慨了一句。 1932年,朱伯康是十九路军司令部的一名参谋。他往来于各个阵地。当时的庙行镇,只住了十几户人家,四周全是农田。“这个地形,打起仗来不容易。”朱伯康说。正是在这片难守的土地上,十九路军与前来支援的第五军一起,与日军血战数日,终于击退了敌人的进攻,打乱破坏敌人“中间突破”的战略意图。 1932年2月18日,日本第9师团长植田谦吉致电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贵军应即从速中止战斗行为,于2月20日午前7时以前,将现据之第一线撤退完了……”这一无理要求,被蔡廷锴断然拒绝。十九路军还向全国发表通电:“……军人报国,粉身碎骨,是分内事。大战开始之日,即本军受命时。即一卒一弹犹存,则暴日决不得逞!……” 2月20日凌晨7时20分,植田发动总攻,以海陆空全部力量,向吴淞、江湾、闸北全线进攻。由于在各个阵地受到中国军队的顽强反击,2月22日,日军决定在庙行寻找突破口??一旦拿下庙行,就可以切断江湾往北的道路,包抄吴淞。 战斗打得异常激烈。敌人用坦克、飞机、大炮一起进攻,有时十几分钟内就落下数百颗炸弹。中国军队在农田里挖战壕筑起的简易工事,多次被摧毁。“很多上海市民,赶到前线,帮我们一起挖战壕。”朱伯康说,“阵地快坚持不住的时候,战士们冲上去与日本侵略者肉搏。” 第八十八师五二八团十二连连长万羽,上前线之前,特地穿上大礼服拍照留影,还请名画家为自己作画。他对妹妹说:“善藏此像,此乃英雄之遗像矣。”然后仰天大笑,上了庙行前线。在与敌人肉搏的时候,万羽手持佩剑,击毙了日军一名少佐和一名军曹长,自己也不幸以身殉国,牺牲时年仅28岁。 淞沪会战,中国军队一共牺牲1.4万人,仅庙行一役,就牺牲3000多人。2月25日,敌人数次进攻无果,被迫后撤。 寻访路 难觅证人 朱伯康老人年岁已高,未能和我们一起再次亲历当年战场。在车水马龙的现代都市,寻找73年前的记忆,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在宝山区庙行镇文化中心,我们找到一位工作人员刘国民。 刘国民说:“当年的战场,范围非常广。按今天的路名,东起逸仙路,西至大场机场;北起?藻浜,南至江湾机场。战场的中心位置,就在如今的‘一二八路’上。” 可是,73年过去了,曾生活在这片广阔土地上、还能清晰回忆当年历史的当事人,已难觅踪迹。这时,刘国民想起,附近有一座牌坊,上书“庙行纪念村”。当年,以这个牌坊为界,附近造了6幢平房,收容因抗战而流离失所的难民2000余人。我们在“一二八路”附近的泗塘中学里,看到了“义薄云天”纪念碑。碑体正面似断墙残垣。 这块纪念碑,是1999年1月28日重立的。1936年,上海各界人士为纪念在庙行牺牲的3000多名士兵,以及在淞沪抗战中为国捐躯的爱国将士,募集24万银圆,修了一个牌坊模样的无名英雄墓。可是,1937年,这个无名英雄墓被入侵日军炸毁。 弱胜强 战士英勇 朱伯康说,十九路军是中国最老的现代陆军之一,大部分由参加过1926年北伐战争的老兵组成,多为广东人。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十九路军移驻京沪线一带。当时物资紧缺,战士们衣衫褴褛,冬天甚至还光脚穿着草鞋。士兵们手持老式的“七九”步枪,每支枪只能配备150发子弹;而日军大多为重武器,且配以装甲车。 开战之前,一些外报的记者曾怀疑:如此低劣的武器,如何抵抗日军?可是,在庙行战役中,中国军队用巧妙的战术牵制了敌人,用流淌着热血的身体阻挡了敌人! 庙行大捷,让中国人树立了信心;第一次在国际上确立了中国军队的声誉,让大家看到中国人英勇无畏。 ●位于泗塘中学里的“一?二八”纪念石碑 张龙摄 |
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理事 ◇上海市第四、五届优秀教育网站 ◇上海市网络文化协会首批会员 ◇上海市信息服务业行业协会会员◇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筹建顾问◇世界华人保钓联盟顾问
918爱国网目标:收集整理中国军民十四年抗战的图文视频历史资料 建设记录民间对日索赔历程的最全面的网络数据库
918爱国网宗旨:将中华民族的贡献昭告世界 把中华民族的精神传承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