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不能忘记历史,中日友好应该延伸下去。”昨天上午10点30分,在“侵华日军大烧杀纪念碑”前,淞沪抗战幸存者金兆其对日本侵华老兵本多立太郎说的一番话,让两位老人的双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下午,本多立太郎与上海市民代表会面,两位女士送上一束鲜花,并告之既然认识到罪行造成的伤害,就不要过于愧疚了,他又一次被中国人的宽容打动。他说,他要将中国之行告诉日本人,要让他们了解文明古国的宽容和气度。(本报记者顾佳)

  镜头一:上午10点30分。91岁的本多立太郎和78岁的金兆其,60年前的侵略者和被侵略者,在“侵华日军大烧杀纪念碑”前,真诚地注视对方,紧握对方的双手,最后在中国百姓的注视下,拥抱在一起。

  昨天上午,本多立太郎与罗泾镇幸存者金兆其相约会面。两位老人先是被安排到会议室休息。记者注意到,在狭小的会议室内,两位老人一直保持沉默,也没有眼神交流,气氛稍有些尴尬。

  稍后,两位老人缓缓步出会议室,在“侵华日军大烧杀纪念碑”前,老金讲述了日军的暴行。“1937年8月23日,日军来到罗泾,实行‘杀光、烧光、抢光’的恶行。当时我只有小学三年级,日军在村里疯狂射杀,家里人带着我狂奔,离日军只有200米,我没被子弹射中,可是舅舅、外公都死在日军的枪下。这些都是我亲身经历的。”

  听老金讲述时,本多立太郎一直沉默微微低着头,没有正视老金。不过老金的宽容打破了他的沉默:“现在事情已经过去了,我希望你回国能对更多日本人讲述此次中国之行,我也尽力让中国年轻人了解历史,这件事我们要共同努力。年轻人不能忘怀历史,中日友好也应该延伸下去。”此时,本多立太郎抬起头注视着老金,两位老人不约而同地伸出手,紧紧握住,很久都没有松开。最后,在媒体和在场市民的注视下,他们互相拥抱在一起。

  镜头二:中午。本多立太郎和金兆其共进午餐,两位老人为“中日友谊”碰杯,分别时,两人再次紧紧拥抱话别。

  中午,在罗泾镇,本多立太郎和金兆其一起午餐,因为已经熟悉,两位老人都打开了话匣子。老金先说起自己在解放前后的生活。“日军杀了他的家人后,家里十分困难,我过了3个月的乞讨生涯,以避免战祸,后来好不容易回到自家种地却仍吃了上顿没下顿。”直到解放后,老金当上了副乡长,直至儿女成群。老金得意地告诉本多立太郎,如今他3个孙子孙女都从名牌大学毕业,日子越过越好。

  听到老金讲孙子辈的事,本多立太郎也兴奋起来,他有4个孙子孙女,最小的才17岁。“现在的孩子生活真是太好了,我这个人谁都不怕,但在家里就是怕我的小孙女。在家里,我一直对孙子孙女们说,过去爷爷干了很多坏事,教科书里说的那回事不是真的。”

  78岁的老金身体十分健康,自称没有酒就吃不下饭。给自己倒了一杯黄酒,也给很少饮酒的本多立太郎斟了一些。两位老人举起酒杯,轻轻碰杯。

  餐后,老金要和本多立太郎告别了,两位老人再次拥抱在一起。本多立太郎对老金说:“祝你身体健康。”老金则对本多立太郎说:“希望你下次来中国玩。”互致祝福后,两位老人面带笑容挥手告别。两位老人见面的短短3个小时,一共6次紧握双手,两次互相拥抱。

  镜头三:下午,本多立太郎与上海市民代表会面。两位女士向老人献上一大束百合,花牌写着:“理解宽容,以人心打动人心。”

  下午,本多立太郎回到淞沪抗战纪念馆,与市民交流。有30多位市民从上海各个角落赶来,最远的是从虹桥赶来和老兵见面的,其中年龄最大的79岁。

  见面会上,两位女士手捧鲜花,来见本多立太郎。她们还亲手书写了花牌:“理解宽容,以人心打动人心。尊敬你的人”。她们告诉本多立太郎,时间已经过去了,作为一个91岁高龄的老人,既然认识到罪行造成的伤害,就不要再过于愧疚了,要开开心心生活下去。听着这番话,本多立太郎一个劲地点头,感动不已。

  本多立太郎对市民说,在日本他出去演讲,根本不会得到任何照顾。到了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的朋友怕他年纪大行动不便,特别安排一个女孩搀扶他。昨天他参观完纪念馆下台阶时,差点跌跤,那女孩子紧紧扶着他,全程照顾他。本多立太郎说,他是来中国忏悔的,中国人的宽容,让他深受震撼。

  “很久以前,我参军刚来中国时,父亲常给我写信。他在信中说,中国是一个有悠久文明的古国。你在那里要注意点,不要干坏事,善待周围的人。至今我仍赞同这段话,并且感受到了礼仪之邦的宽容与大气。”

  本多立太郎和幸存者金兆其为本报留字

  寄语青年人勿忘历史维护和平

  本报讯(记者顾佳)应本报记者邀请,日本侵华老兵本多立太郎和淞沪抗战幸存者金兆其分别为本报留字,两位老人寄语年轻人,勿忘历史,维护和平。

  在昨日上午参观活动的间隙,记者请本多立太郎给本报留字。他略微沉思后,用汉字写下:“中国日本两国青年,必成友好平和邦”。

  本多立太郎告诉记者,在和老金的交流中,他深感战争给中日人民带来的伤害。因此希望中日两国的青年一代要友好起来,不要再发生战争。沟通和交流是延续两国友谊的重要途径,希望两国青年人多交流,不仅要了解历史,也要多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

  本多立太郎表示,在日本,多数经历过战争的老人不会提及历史。他会将在这次中国之行的一切告诉日本人,让日本年轻人了解中国和中国人。

  78岁的淞沪抗战幸存者金兆其给本报留字为:“希望青少年永远不忘记这段历史。”金兆其说,为了不忘历史,他总是利用演讲的机会,将日军侵华的历史真相告诉中小学生。因为只有了解历史,才能让年轻人明白和平来之不易。

  本报独家采访慰安妇研究专家苏智良与日本老兵会面

  老兵赠专家珍贵史料

  本报讯(记者吴晓青)一个是当年慰安妇制度的见证人本多立太郎,另外一个是中国的慰安妇研究专家苏智良教授。昨天下午五点,两人在上海见面了。没有更多的寒暄,他们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无数的闪光灯记下了这历史的一刻。

  谈忏悔谢罪老兵赠送特别礼物

  “我一直等待着苏智良教授,我这次来有特殊礼物送给他。”昨天一早,本多立太郎就告诉记者,这次他特意带了两件礼物要亲自赠送给苏智良教授。由于苏教授正在外地出差,昨天下午,他特地乘飞机折回上海与本多立太郎会面。

  说起来,本多立太郎和苏智良教授之间有还有一段故事。2000年9月,本多立太郎第一次独自乘坐“和平之船”来到上海,赴南京下跪谢罪。当时就是苏教授全程陪同的。

  事隔5年,本多立太郎已经是一位91岁高龄的老人,他说:“我是一个有罪的人,惟有这样我的心里才会好受一点。”

  下午五点,苏智良教授赶到两人相约的酒店,俩人一见面双手就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这是我送给您的礼物,一个是日本宪法的复印材料,还有是我自己出版的报纸。”本多立太郎拿出了一个小的公文包,从里面小心翼翼地捧出了一叠东西。“顽皮报”是本多立太郎自办的报纸,每年出版6期,至今已经坚持了近20年,全部是手抄复印本,记录了一些当年日军侵略中国的详细历史。

  说慰安妇制度是对人类感情的亵渎

  提起过去的历史,本多立太郎感慨万分。

  “我是1939年参军的,那时接到通知书被迫上战场到了中国。当年,日军从南京大屠杀开始一直杀到金坛,并常驻在最南边的长荡湖。”本多立太郎回忆说,当时他所在的中队大约有200人,在附近不远处就设有一个慰安所,大概有十五六名慰安妇,专供附近驻扎的日军共同“使用”。

  由于本多立太郎从不去慰安所,在部队中他常被人取笑是“一个奇怪的人”。本多立太郎告诉苏教授,当时那里大概有两三个日本的侨民专门管理慰安所,这些女人都是从外地运来的,她们被分为三等:日本人、朝鲜人和中国人,被抓来的中国女孩都在十六七岁左右,是被最低等的士兵“使用”的,但也经常有军官“光顾”。

  本多立太郎说,慰安妇制度是天理不容的,是对人类感情的亵渎。据苏教授介绍,根据历史资料记载,当年在这场战役中被日军抓为慰安妇的中国妇女达20万以上,其中上海起码有一万人,日军在上海共设有146处慰安所。

  作为慰安妇问题研究专家,苏智良教授再三表示,本多立太郎是一个“活的见证人”,历史的这一页永远是“不会翻过去的”。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关于我们|援助共建|相关网站

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理事 ◇上海市第四、五届优秀教育网站 ◇上海市网络文化协会首批会员 ◇上海市信息服务业行业协会会员◇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筹建顾问◇世界华人保钓联盟顾问

918爱国网目标:收集整理中国军民十四年抗战的图文视频历史资料  建设记录民间对日索赔历程的最全面的网络数据库

918爱国网宗旨:将中华民族的贡献昭告世界  把中华民族的精神传承后代
2000-2020 CHINA918.NET 918爱国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502001735号 ◇沪ICP备05012664号
总编微信号:wuzuk918   编辑部电话:13341989448   邮箱:china918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