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从缅甸到湖南,跨越千山万水,穿过历史风烟,一个老兵用65年的岁月,近乎一辈子的光阴走过。经历一段最遥远的路程,终于回到他出发的地方。长沙火车站打出横幅,“抗日英雄李锡全,你才是真正最酷的绝对男人。” 踏上故土,这位已89岁高龄的老人说“这一生很遗憾,也无憾”。

19日,65年前远征缅甸抗日的湖南常德籍老兵李锡全(左),
回到家乡的怀抱,激动万分、老泪纵横。

10月19日下午,长沙火车站广场上,人们用不同的方式热烈欢迎老英雄荣归故里。

10月19日下午,长沙火车站广场上,人们用不同的方式热烈欢迎老英雄荣归故里。

  本报记者张莹 龙涛

  实习生孟婉 长沙报道

  等候5小时不觉得辛苦

  昨日17时30分,列车仍然没有到达长沙。市民蔡其文已经在出站口等待了5个小时,他急切地踮起脚张望:“我们只不过等了5个钟头,老人却等了65年。”

  出站口两侧,大家自发举起醒目的横幅。“欢迎抗日英雄李锡全回家,人民感谢你”、“热烈欢迎中国远征军英雄李锡全荣归故里”、“红网网友向老兵敬礼”……有一句更是打眼:“抗日英雄李锡全,你才是真正最酷的绝对男人。”

  晚点将近5小时,但人们的脸上没有抱怨。“我们等没关系,就是担心老人家坐了30个钟头的火车,太累了。”红网网友“常德梁善礼”说,他和朋友上午10点多就赶到了这里,一直在太阳下晒着,但是丝毫不觉得辛苦。

  人群中年纪最大的是91岁的易庆明老人,他曾是黄埔军校第十四期学员。4岁的陈子恒则在爸爸的带领下前来,手捧一束鲜花:“我是来看李爷爷的。”

  眼眶泛红,又露出开心笑容

  车站钟楼的指针转向晚上6点,在家人和本报记者的搀扶下,李锡全老人慢慢朝出站口走来。几乎在他露面的那一刹那,“欢迎中国远征军老兵李锡全回家”的呼喊声响起,掌声一浪高过一浪。

  在人们的热烈簇拥和媒体闪光灯的照射下,老人看起来很激动,眼眶立即湿润了。稻田中学的学生们给老人献上鲜花,他想说些什么,却始终没说出来。这时,现场突然响起了《义勇军进行曲》,这是所有人自发合唱的。

  人们争先涌向老人,想亲眼目睹英雄的容貌,一时间把他围了起来。老人在火车站广场上走了大约200米,用了将近10分钟。他的眼眶再次泛红,却又咧开嘴露出孩子般的笑容。

  今日上午与读者见面座谈

  在火车站广场,本报组织进行了一个简短的欢迎仪式。老人一开口,便是未改的常德乡音:“这次回家太不容易了……”湖南华中电力建设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夏伟祝福老人身体健康,这也代表了所有关注老兵回乡事件的志愿者、网友和热心读者的心声。

  随后,老人被送往和一大酒店入住。津湘的士的张建军师傅听说自己送的是抗日英雄,说什么都不肯打表收钱,“我在报纸上看了他的故事,长沙市这么多的士司机,我是最荣幸的一个。”

  入夜,老人丝毫不觉得疲惫,还点燃了一支湖南产的香烟:“我在火车上就没怎么睡觉,太高兴了,睡不着。”一早,他见到了第一位在祖国的亲人、9岁的曾侄孙女李苗。虽然还有些不明白这个小女孩是谁,但听说是自己兄弟的后代,他高兴地拉住了李苗的手。

  今日上午10时,李锡全老人将在潇湘晨报社与热心人士见面座谈,下午启程回桃源老家。

  从缅甸到湖南,跨越千山万水,穿过历史风烟,一个老兵用65年的岁月,近乎一辈子的光阴走过。经历一段最遥远的路程,终于回到他出发的地方,回到故乡。

  昨日18时,列车晚点4小时43分钟后,桃源籍远征军老兵李锡全终于抵达长沙。他难以相信的是,有近两百位普通市民、志愿者、网友自发前往,从下午1时等到夜幕降临,为的只是给抗日英雄致以鲜花和掌声。

  小贴士:中国远征军

  中国远征军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为支援英军在缅甸(时为英属地)抗击日本法西斯、保卫中国西南大后方而建立的出国作战部队。是中国与盟国直接进行军事合作的典型代表,也是甲午战争以来中国军队首次出国作战,并立下赫赫战功。从中国军队入缅算起,中缅印大战历时3年零3月,中国投入兵力总计40万人,伤亡接近20万人,中国远征军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抗日战争史上极为悲壮的一笔。

           国民党老兵流落缅甸65载 获得胡锦涛签名纪念章

李锡全骄傲地戴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图/记者王?

  这其实是一枚纪念章,但在老人眼里,它比任何一枚勋章都珍贵:作为国民党的一个老兵,在垂暮之年,他接到了刻有中共中央最高领导人胡锦涛签名的纪念章,“这是最高的荣誉!”这个戎马一生的老人说,多年来,他无论到哪去,都得将它和一本20多年前买的《中国地图》带在身上,放在贴身的内衣口袋里,如生命般珍藏。

  “这一生很遗憾,也无憾”

  10月14日下午,阳光撒满腾冲县城,李锡全走在自己和战友们曾经洒过血汗的土地上感言,这一生,很遗憾,大半辈子都在国外度过了。“这一生也无憾,在有生之年,我获得一枚刻有中共中央最高领导人胡锦涛签名的纪念章。”说到这里,他用纸巾抹去眼眶溢出的泪水。

  李锡全小心翼翼地从内衣口袋掏出了一个塑料袋,层层包裹,揭开了,是一枚闪闪发光的纪念章。章上刻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题词。在纪念章的附文上写着,“本纪念章是由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同志题写章名,颁发给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同志。”

  纪念章直径为50毫米,正面铸有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人民大团结的5颗五角星、象征人类和平的鸽子和橄榄枝,还有象征革命圣地的延安宝塔山,以及军民合力抗战的战斗场面。

  大使馆领事给老兵送来纪念章

  “这是胡主席发给我们的,他派大使馆的领事送到我手里,胡主席能记得我们,我好高兴……”李锡全脸上挂满兴奋。

  2005年,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中国驻缅甸大使馆领事来到缅北密支那的云南同乡会馆,李锡全和其他3名中国老兵受邀参加纪念章颁发仪式。

  李锡全回忆,当时大使馆的领事亲切地告诉他,“胡主席派我们过来,特意给您送来了纪念章。”这句话让李锡全顿时老泪纵横,“胡主席没有忘记我们,给我们发纪念章是对我们的认可,这让我们非常高兴。”

  颁发纪念章后,中国驻缅甸大使馆领事请李锡全和另外两名与会的老兵合影,并受邀和一些华人一起就餐。李锡全说,那次吃饭,老兵们一个比一个吃得香。

  此后,纪念章成了李锡全珍藏的宝贝,不论去哪,他都随身携带。

  一本中国地图册成为精神支柱

  “我这辈子大多都在缅甸度过,就是很想家,”李锡全说,在缅甸的日子,怎么也不敢奢望在阔别祖国65年后能够回到家乡。这一晃,就是半个多世纪,期间,他在缅甸结婚生子,有了一个新家,1子1女均已成家,孙子孙女也有了3个。

  “今天我回到了朝思暮想的祖国!”李锡全感叹。回国了,老人对祖国的点点滴滴都有着浓厚兴趣。在腾冲停留期间,他坐不住,总希望能够在屋外走走,虽然步履蹒跚,精神却出奇地好。他尽量让自己多走一走、看一看。李锡全每每出门,就会说,缅甸密支那和祖国滇西城市相比,“差距是好多倍。”

  老人无时无刻不在想念家乡,早年,政策原因使他无法归国。后来,能回国了,又因经济拮据,回国之路仍举步维艰。李锡全从怀里掏出一本陈旧的中国地图册,他说,这本地图20年多前在密支那购买,多年来已成为他的精神支柱。

  因为翻阅过多,灰色地图册已经变成了一堆零散纸张,但这不影响老人对每页地图的珍藏。“我想家的时候,就会拿出这本地图来看,”李锡全说完,熟练地翻开其中一页,“这页是湖南,这里是常德,这里是桃源。”李锡全已有89岁高龄,但视力惊人地好,女婿经常给他找来一些中国报纸,老人每次都读得很专心。

  “买地图,就是想回老家,这是我一生最大的心愿,而纪念章则是我们一生最大的幸福,它胜过任何一枚勋章。”李锡全笑着说。

           89岁远征军老兵李锡全历时65年从缅甸回国(图)

远征军老兵李锡全
远征军老兵李锡全

  本报长沙讯 昨天下午4时在中缅边界,89岁高龄的中国远征军老兵李锡全拄着拐杖,步履蹒跚,一步步踏入国门。他两眼噙满泪水、声音哽咽:“这条回家的路,我整整走了65年。”

  汽车在腾密公路缓慢行驶,进入边界,老人要求司机停下车来。他下车来到中缅边界的“友谊碑”前,放慢脚步,艰难地走上石阶,丢开拐杖,弯下身子,伸出右手,轻轻地抚摸着石碑上“中国”两字,泪水再次浸满眼眶。

  虽然时过半个多世纪,李锡全依然清晰记得,腾冲收复、扫尽日军后,自己就是从这个山头走过去,离开了祖国,这一别就是65年。 
 
  在缅甸的日子,老人无时不在想念祖国、家乡和亲人。他说,自己无数次梦见跨过这个山头,回到祖国。“当时,我们从这里走了4天4夜才到达缅甸。”李锡全说,这些年来的变化之大,他无法想象。如今这条路已经变成柏油路,过去那些破旧老房再也见不到了。

  回家这天,老人起来比往常要早,刻满沧桑的脸上总是挂满笑容。他特别选了一件洁白的衬衣,“因为比较精神”。陪同李锡全回家的女婿寸待仕说,“回家了,这是老人有史以来最高兴的一天。”

  乡音无改鬓毛衰。一口常德话的李锡全告诉潇湘晨报记者,他至今还清楚记得,老家湖南桃源临近洞庭湖,他曾多次从家乡前往那里,步行需要一天时间。他还记得湖南有个岳阳楼,他家里有6个哥哥和1个姐姐……

  李锡全感慨,这么多年,没想到祖国的变化这么大。他说,在二战时期,中国还非常穷,很多云南人都想去缅甸做生意赚钱,当时的缅甸是个很富裕的地方。如今完全不一样了,“我们的国家这么强盛,我真的很自豪!”李锡全说。

  常乐 傅天明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关于我们|援助共建|相关网站

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理事 ◇上海市第四、五届优秀教育网站 ◇上海市网络文化协会首批会员 ◇上海市信息服务业行业协会会员◇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筹建顾问◇世界华人保钓联盟顾问

918爱国网目标:收集整理中国军民十四年抗战的图文视频历史资料  建设记录民间对日索赔历程的最全面的网络数据库

918爱国网宗旨:将中华民族的贡献昭告世界  把中华民族的精神传承后代
2000-2020 CHINA918.NET 918爱国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502001735号 ◇沪ICP备05012664号
总编微信号:wuzuk918   QQ:49234746  编辑部电话:13341989448   邮箱:china918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