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自卫队前往伊拉克执行任务,迈出了日本军事力量全面走向
世界的第一步。图为日本自卫队在进行军事演习。(新华社图片)
最近一段时期以来,日本在安全、领土、海洋权益和经济援助等一系列问题上表现出咄咄逼人的态势。新《日美安保共同声明》带来的震荡还未平息,3月2日,日本最大的在野党民主党在准备提交国会的《资源勘测限制法案》中,明确表示要对在东海专属经济区进行海洋资源勘察或从事海洋科学考察的中国船舶动武,引起了中方的极大关注。对此,有日本专家称,日本近期的一系列举动不仅让周边国家普遍感到不安,还表明这个曾经在亚太许多地区点燃战火的国家正在进入新一轮膨胀期。
民主党公然要求对中国船只动武
据日本《产经新闻》报道,日本民主党近期将向国会递交一个新法案???《资源勘测限制法案》。该法案明确规定,日本海上保安厅的巡逻舰艇负责武装保护在中日有争议的东海专属经济区开采天然气等海洋资源的日本企业,如果发现有中国船只在该地区从事海洋勘探或科学调查,日本巡逻舰艇可以对其实施强行搜查和扣押,甚至动用武力。据了解,这是日本第一次明确提出对中国船只动武的要求。报道还称,自民党近日也在准备类似法案,并正在与民主党协调,争取在本届国会会议期间将该法案提交国会审议和通过。
此前一天,日本开始实施的《船舶油污损害赔偿保障修改法》也对朝鲜作出了强硬姿态。该法律规定,所有100吨以上的外国船只要想进入日本,必须为石油的溢出、损失和其他损害上保险。目前,严重依赖往来日本的朝鲜船只大多没有加入这项保险,无法进入日本港口,严重影响了朝鲜同日本的贸易。日本报纸评论说,这实际上是日本变相发动了一场对朝鲜的经济制裁。
自今年春节以来,日本就连续做出强硬动作,刺激周边国家:单方面宣布对韩国实际控制的独岛拥有主权,使日韩矛盾升级;首次将中国的台湾问题列入日美的“共同战略目标”,企图和美国联手对付中国;将在中国领土钓鱼岛上修建的灯塔收为国有,并将其标在新印制的海洋图上……
美国支持催化日本野心膨胀
那么,什么原因让日本在近一段时期内像变了个人似的,频频四处挑衅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冯昭奎认为,一个最为直接和现实的动因就是近期日本国内的政治因素。
目前小泉政府在国内改革上阻力重重,他搞的结构改革触动了几百万日本人的利益,动摇了自民党的政治基础。由于这个改革客观上给美国资本提供了很好的机会,被日本国内一些人批评为“经济上的卖国主义”。更重要的是,自民党的主要政治对手民主党不久前在参议院选举中大胜,已经直接威胁到小泉的政治生涯。怎么办?小泉的对策是:矛头对外,转移不满,迎合日本右翼的民族主义情绪。小泉在激怒邻国,尤其是激怒中国上愈演愈烈的主要目的就是逼迫中国做出强烈反应。中国一旦做出强烈回应,日本舆论就会一片沸腾,民主党内部重视中国和对中国强硬的不同派别就会发生分化甚至分裂。此消彼长,小泉和自民党就能重新取得明显的政治优势。
其次,从大的环境上看,美国的支持也是催化日本野心膨胀的根本原因。冷战结束后,美国调整世界战略,需要腾出更多的力量来关注盛产石油的中东地区。但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等已经使美国没有更多的精力和能力来顾及远东和亚洲地区,这时候,美国就需要日本在亚洲分担更多的责任。另一方面,战后60年间,不管日本心里怎么想,行动上却一直紧跟美国,在政治和军事上坚决支持它,经济方面也十分慷慨,为美国承担了大量的战争费用。美国的每次军事行动,日本总要大掏腰包,所以虽然美国不能说已不对日本设有戒心,但现实的需求使其放手让日本自己发展军事力量,做“正常”国家。第三,朝鲜半岛核危机和台海危机经日本媒体报道后,在日本民众中造成了很多“恐惧感”,为日本试图在东亚的安全领域发挥更大作用制造了舆论环境。
日本寻求第三次崛起
对于日本近期的表现,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金熙德教授认为,回顾一下过去,不难看出,日本的种种动作与其历史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金熙德说,早在中国唐朝时期,当时的日本就曾兵犯朝鲜半岛,结果在白春江战役中大败而归。明朝时,丰臣秀吉又大举侵犯朝鲜半岛,再次遭到中国和朝鲜的联手抵抗,最终战败。这些仗几乎都是在外国土地上打的,都是由日本的扩张引发的,但日本常常宣称是为了自己的利益线、生命线而战。
金熙德说,实际上,目前日本国内有一种说法认为,日本现在的自我膨胀是在寻求第三次崛起。
第一次崛起从明治维新到二战结束前,是军事崛起。其军事扩张的思路就是所谓的大陆政策:北上线路是先占朝鲜、满(指中国东北)蒙,进而攻占中国大陆;南下线路是先占台湾,再从东南沿海进攻大陆,接着侵占东南亚。但是日本战败了,野蛮的武力扩张被宣告此路不通。
第二次崛起从二战后开始,是经济崛起。二战后,日本的经济基本上处于崩溃状态,全国上下都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经济恢复和经济建设上,致使日本没有精力,也没有能力与周边邻国作对。一心只想赚钱的日本人还被世界称之为“经济动物”。此外,战后日本的和平主义思潮空前高涨,再加上美国对其实行的适度遏止政策也使日本几十年来处于一个安稳期。尽管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曾根内阁曾提出要做“政治大国”等口号,但终未能形成大的气候。
第三次崛起就是现在,是带有军事膨胀的政治崛起。金熙德认为,上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期结束后,危机感很强的日本人就觉得,日本和平发展的道路似乎已经走到尽头,必须寻找新的发展动力。寻找的结果便是所谓的谋求成为政治大国、政治强国,从而通过提高国际影响力而争得更大的市场、更多的资源。在这个过程中,日本出现了向军事强国演变的趋势,因为在一些日本政客看来,政治影响是要靠军事实力作支撑的。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日本频繁试探着突破和平宪法的限制。2003年,日本趁美国武力进攻伊拉克,将自卫队派往依然处于战争状态的伊拉克,迈出了日本军事力量全面走向世界的第一步。从此,日本的军事力量可以走向世界各个角落。最近,日本主要政党还在酝酿全面修改和平宪法,要求新宪法允许日本拥有名正言顺的正规军队,可以行使集体自卫权等,彻底摆脱和平宪法的束缚。
可能会导致同周边国家的关系恶化
尽管日本在政治、军事上都有所膨胀,但金熙德认为,日本此举并不等于是要再次发动一场战争,而是有可能摆出以实力解决的架势来争夺权益、干预地区事务,甚至用武力介入解决海岛、海域、海洋资源争端和海上通道安全等权益性冲突。
那么,日本的新一轮膨胀究竟会给东亚地区带来哪些危害呢?研究日本问题的专家认为:首先,一旦日本的军事力量给周边国家带来压迫感,势必会导致历史上曾受过日本侵略的国家加强军事力量,从而在东亚地区引起局部的军备竞赛和安全互信的大幅下降。其次,日本在政治和军事方面的迅速膨胀,对中国高速发展的焦虑与不适应,以及在处理外交问题方面表现出的越来越强硬态势,必将导致同周边国家的关系恶化,进而影响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日本立法要求对中国船只动武,就意味着日本很有可能成为该地区制造武力冲突的“厂家”。第三,日本的做法对其自身也有影响。日本在亚洲是一个重要又特殊的国家,背负着没有彻底反省的历史,又面临着去向不定的将来,这一点,曾经留下痛苦记忆的亚洲国家感受最深。日本与邻国的摩擦积少成多,会令人怀疑其有军国主义复活的迹象,损害其作为一个负责的国家的国际形象,自然不利于其与亚洲国家的合作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