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海资源开发问题上,日本应该防止那种基于对“国家利益”的浅薄理解而出现的、针对对方的“浅薄的强硬”的倾向
近来,日本某些媒体及官方人士在东海问题上发表了一些“强硬”的言论,给业已陷入“冷冻”状态的中日关系又增添了新的变数。
日本要“保卫东海”
早在今年6月,中国外长李肇星在与日本时任外长川口顺子会晤时,已经诚恳地提出希望与日方共同开发东海资源的建议。7月,川口顺子在访华时也表示,“不希望东海成为争端之海,希望成为中日友谊之海”,显示出一种理智务实的态度。当时日本的媒体也认为,“与其出于政治目的与中国对抗,不如共同开发,以谋求共同利益。”(《日本经济新闻》7月12日)
然而,到了10月,在中日开始就东海问题进行局长级磋商之后,日本某些媒体及官方人士又表现出不耐烦的样子。10月28日,日本《产经新闻》引述一位政府人士的讲话称,如果中方仍不向日方提供开发数据,日方就很有可能在春晓天然气田日方水域附近进行开采调查。有关的官方人士甚至指责中方“缺乏诚意”,与中方谈判“纯属浪费时间”,并不加掩饰地表示,日方的勘测范围肯定会扩大,而赋予企业开发权也绝非没有可能。
与此同时,日本一些主要媒体的论调也趋强。《读卖新闻》发表社论,把东海争端上升到中日根本利益冲突的高度,主张日本“为保护自己的海洋资源和主权,必须采取果断的措施”。在春晓油气田问题上,它更是言辞激烈地称“在日本专属经济区建设矿区,是对日本主权的侵犯,是决不能容忍的行为。如果事情属实,必须要求中国拆除”。《日本经济新闻》称:“中方的态度令人遗憾。过去中国一直呼吁双方共同开发东海资源,但在提供数据问题上却闪烁其辞,其真意和诚意让人打上问号”,“两国在专属经济区划界问题上本来就有很大分歧,日本在这个问题上不能‘一棵树上吊死’,必须从领土领海、海洋资源利用及安全保障的角度考虑全方位的政策和战略”。日本的某家网站甚至呼吁说,要“保卫东海”,“以海军为后盾开采东海能源”。
一般来说,打出“捍卫国家利益”的旗号,在“国益”问题上显示决不退让的姿态,显然有利于在日本国内争取人心,激发“爱国情绪”。但是,在经济全球化时代,面对各国利益特别是邻近国家利益相互交织渗透的现实,那种简单化的“捍卫国益”的口号,很可能走向反面,反而导致对本国利益的损害。
共同开发是日本明智选择
首先,东海海域划界问题已经有关于海洋权益的国际法、国际条约做依据,中日双方完全可以依据有关国际法、国际条约,遵循以公平原则为首的各项国际原则进行平等的磋商,寻求双方都可以接受的解决办法。在中日东海问题上,与其让喜欢制造政治争端的人士来主导舆论,招致于事无补的一时性煽动;不如让国际法领域的专家学者、让深刻理解经济合理性的经济专家学者来主导舆论,以产生事半功倍、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正面效果。众所周知,日本即使在东海开采出油气,鉴于海底地形条件不利,很难通过建造运输专用管线将所采油气运往日本。因此,与中国进行共同开发(比如共同修建通往上海的石油管道)对于日本来说实属明智的现实的选择。
其次,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在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存与渗透的背景下,应该防止狭隘地、孤立地、封闭地强调本国利益的倾向,应该防止只考虑本国利益而将他国利益置之度外的过度竞争;在确保本国的能源安全保障的同时,也需考虑整个东亚地区的能源安全保障与合作问题。在能源获取方面过度的国家间竞争显然是与当今能源利用跨国化(例如在中国的能源用户中有着大批日资企业)相矛盾的;将能源问题“国内化”、政治化(迎合国内强硬派和右翼势力)显然是与经济全球化、区域化的时代潮流相矛盾的;利用能源问题作为牵制其他国家发展的手段,显然是与中日经济业已形成的紧密的相互依存关系相矛盾的(牵制中国经济发展的后果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对日本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当今中日间乃至东亚地区能源合作滞后的现状显然是与包括中日在内的东亚经济一体化趋势相矛盾的。
现在日本某些媒体与官方人士一方面大谈“中国特需”“中国机遇”,承认中日经济高度的相互依存关系;另一方面却制造所谓“中国能源威胁论”“中日能源冲突论”,如果不是别有用心,那也是缺乏起码常识与良知的表现。这种强硬态度显然违背了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
不要犯婴儿的错误
第三,有人认为,能源问题反映出中日两国利益的对立关系,在能源问题上中日只有竞争而没有合作。这是一种十分狭隘的观点。应该说,从“大能源”的视角看,中日乃至东亚各国在能源问题上决非是“水火不容”。比如,从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核能、节能、石油储备、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乃至石油运输线的安全问题等在内的“大能源”的视角看,中日乃至东亚各国在能源问题上完全可以做到“合作大于竞争”,关键在于我们能否真正掌握必需的知识,能否真正形成必需的政治意志,能否真正付出必需的外交努力。
第四,在今后二十年,对于世界各国来说,保证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的供应依然是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大问题。中国充分理解日本作为“资源小国”在确保能源供应方面的强烈危机感。对于中日来说,能源问题是最需要合作的领域,也是最需要避免冲突与对抗的领域,这是因为在能源问题上,中日“和则两利,斗则俱伤”。如果中日为争夺东海油气资源发生冲突,其结果只能像两个婴儿爬上桌子争抢一杯牛奶,最终结果只能是把牛奶打翻。现在日方有人认为东海海底蕴藏的资源可能比预想的多,共同开发对日本是否有利尚难预料,显示出一种“志在必夺”的心态。然而,这只能是意味着牛奶杯越大,打翻的可能性也越大。有过20世纪前半期的战争教训、业已进入21世纪的日本应该走向成熟,总不至于犯婴儿那样的错误。
显然,加强合作与共同开发是中日在能源问题上唯一出路。但是,是直接走向合作,还是走过一段弯路、体验一下“斗则俱伤”的滋味,再回到合作的道路上来,取决于两国能否理性地对待眼前的矛盾和摩擦。如果两国之间出现“强硬刺激强硬”的趋势,可能将中日关系引向危险的歧途。不管是走直路还是走一段弯路,中日乃至东亚各国终将认识到在开发海洋能源资源方面加强合作与共同开发是唯一出路,我们应该通过搁置主权、共同开发的做法,共同探索21世纪海洋经济合作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