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日本版11月28日讯:(记者 单琪)日本驻华大使阿南惟茂今天上午在北京和平宾馆举行演讲会,就中日邦交正常化30年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就今后关系进行了展望。其演讲内容如下: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好。
今天,承蒙中日关系史学会和中日新闻事业促进会在此为我举办讲演会,感到十分荣幸。同时,我想借此机会,向一直以来热心日中友好并为此做出贡献的会员朋友、以及为准备此次活动付出努力的各位人士,表示衷心的谢意。
当我们刚刚跨入新世纪,今年迎来了日中邦交正常化30周年。我希望利用今天的机会,就日中关系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和大家一起进行探讨。
下面我要讲的是我平素对日中关系的一些考虑,作为个人意见坦露给各位。期待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发大家开展热烈讨论。
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首先是对目前国际形势的基本认识,其次是日中两国所面临的国内外形势,然后是日中关系的回顾与现状,最后是对两国关系的未来展望。在我讲完之后,欢迎大家进行提问。
一、当前的国际形势
首先,我想简单地介绍一下我本人对当前国际形势的基本认识。从90年代初、所谓“东西冷战”结束,经过大约1010年的时间,我们迎来了21世纪。在这段时期,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全新和混沌的世界。
有关过去10年来所发生的显著变化,我认为大致归纳为以下5点。
第一点:由于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体制的解体,以东西方对立为核心的冷战格局随之消亡。
第二点:在世界多极化发展的同时,美国的绝对优势尤其突出,而俄罗斯亲近欧美的姿态则愈加显著。在此情况下,尽管以日本和中国为中心的亚太地区存在着一些不稳定因素,但该地区的重要性日渐凸现。
第三点:作为以往格局中所见不到的新的要素,在去年 9?11事件以后,严厉打击恐怖主义的斗争正在以前所未有之势在全世界展开,并且有可能发展成为“文明对抗”的局势。另外,伴有武力的地区纷争、全球性问题的形势也更加严峻。
第四点: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各国在国家体制和制度方面发生了变化。大家都知道,前苏联、东欧各国的国家体制发生了从社会主义和计划经济向民主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但是,出乎人们预料,取得冷战胜利的西方各国被迫面临的是,国家体制要从冷战状况下摆脱出来、逐步实现巨大变革的局面,在这方面,美国、西欧和日本都无一例外。
由于传统政治、经济、社会体制发生了急剧变化,因而致力修正现存制度以适应现实变化的“改革”已是不可避免的。中国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继续共产党领导的同时,在经济方面则实行着从计划向市场转移的巨大尝试。正如日前“十六大”号召“与时俱进”所示,强调要适时改变自己。
第五点:由于经济全球化的进展和信息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导致了上述各种变化。
在如此世界格局、国际关系发生变化的同时,各国的国内状况也在快速发生着变化,但还看不到有新的国际秩序形成,这可以说是当前国际形势的显著特征。
二、日中面临的国内外形势
我刚才说过,在国际形势向多极化发展过程中,日本和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就中国而言,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到现在,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在此背景下,贵国在国际政治和经济两方面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因而,一些人对中国迅速强大感到有所不安,近几年来,当中有人提出所谓“中国威胁论”。虽然这种“中国威胁论”的出台,基本上是没有正确认识中国实情的结果,我猜想他们的理由勉强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特别是在一些产业领域,国际竞争能力切实有所提高。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这种倾向还会长期地进一步发展。
其次是,军事力量增强,也就是因为军费增加、武器现代化等等,从而引起对未来可能成为军事大国的担心。但是,在最近几年,对近邻国家来讲,与中国在安全方面的威胁相比较,实际更担心的则是中国成为强大经济竞争对手的威胁。
三是,在过去香港、澳门回归、以及去年申奥成功等时候,明显的高昂的民族主义情绪不能排除给人以一种排外主义及对外扩张倾向的印象。
还有四是,中国依旧是社会主义国家,所以和西方国家在思想、价值观方面存在差异,让人觉得一种模糊的不透明感。
总而言之,所谓“中国威胁论”可以说是对中国重要性认识的反面反映。大家知道,今年4月,小泉首相在博鳌论坛演讲中曾说过,中国的经济发展不仅不构成威胁,而且将给世界带来巨大的经济机遇。对此,朱?基总理给予了很高评价。
我本人从80年代初到现在,在大约20年的时间里,因为工作关系有幸看到了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变迁情况。我对其设想之大胆、实施之果敢、以及到目前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都有很深的感受。同时,我理解对这场邓小平先生曾经叫过“第二次革命”的巨大尝试中,也有许多艰难困苦。在“十六大”上,通过总结以往经验,提出了“创新”口号,这代表了中国共产党新的方针,并且体现出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应对新时代课题挑战的决心。我认为它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下面,再来看看日本的情况。日本在过去的10年里,也是处于一种政治流动化和经济低迷的状况。有过一段时期,在东西方对立的时代,日本作为西方阵营的一员,以和美国的同盟关系为基轴,国家安全得到了保障,而且在自由贸易体制下还享受到了经济上的繁荣。然而,现在我们深深意识到:作为已成为经济大国的日本,只追求本国的繁荣已不符合时代的要求,须要为建立国际新秩序发挥积极的作用。在最近的全球反恐斗争中,我国正是依据和平宪法在尽努力做出最大贡献。
在长期不景气的背景下,日本国内充满了对未来本国经济的悲观论调。可以说,现实的情况是,日本为了能够从现有制度和结构不能适应新时代变化的状态中解脱出来, 目前正在从国内外两个方面,坚持不懈地进行着旨在根本性改革的艰苦努力。然而我个人的看法是,日本依然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即便是在日本人自称“失去的10年”的90年代,日本社会还是实现了质量方面的进步,日本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都出现了面向未来的积极性变化。我相信,日本通过各项改革,一定能够克服当前的停滞状况,不久会站到重新腾飞的起点。
在日本和中国正处于转折点的今天,东亚方面也出现了新的、积极的地区合作亮点。APEC、东盟地区论坛、东盟10+3、以及自由贸易协定构想等,目的在于寻求今后亚太地区的经贸发展、和平与稳定的这些对话和合作机制,已经开始逐步形成。在这方面,正如去年10月贵国成功主办APEC上海会议所昭示的那样,日中两国承担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须要强调的是,在探讨亚太地区的未来时,应该考虑到在本地区的稳定发展方面不可缺少的美国所起的作用、以及美国和日中两国关系的重大意义。对日本来讲,美国和中国都是重要的友好国家,可以说良好的中美关系有利于日本的国家利益。最近,通过两国首脑互访,中美关系较为稳定。我认为,日、中、美三边关系是今后影响日中关系的重要因素。
三、日中关系的现状与课题
对日本而言,贵国是和美国同样重要的国家,维护和发展与中国的友好关系是日本外交的重要支柱之一。人们常说日中之间有着两千年的交流历史。前几天我访问西安,有机会参观了唐代大明宫遗址,当时不禁令人想起公元630年的事情,就在此处,日本遣唐使、即我的老前辈小野妹子首任大使向唐皇递交了国书,这使我对日中两国的悠久关系史有了新的认识,也就是说如此两国长期交往的先例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但是在今天的两国关系中,却可以指出在很久的历史中曾经没有过的新的条件特点,
第一特点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日中两国共同在国际社会占有重要地位。第二特点是,尽管各自体制不同,但日中建立了平等基础上的友好双边关系。第三特点是,当前日中双边关系在广度和深度方面取得了不可比拟的飞跃发展。第四特点是,两国都处在巨大的变革过程,并在各自的变化中摸索着对方的定位。
因此说,现在的日中关系是建立在前所未有的条件之上的,要很好地维护和进一步发展这种关系,也就没有先例途径可循,而只有面向未来进行新的开创。
当然,这样说,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要向历史学习。我认为,我们应该正确认识过去两国之间的历史,对应该反省的要进行反省,在此基础上构筑起新的日中友好关系。
我从1967年进到外务省工作以来,除了很短的时间外,一直都在从事与中国有关的工作。所以说,作为邦交正常化以后的日中关系的见证人,我感到有些自豪。在这里,让我简单地回顾一下两国关系所走过的历程:从72年发表日中联合声明、到78年签订和平友好条约,主要做的是相互了解国情、奠定邦交基础的工作,这段时间因为是创业期,所以相当艰苦。78年以后,随着贵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两国间的经济合作从此开展起来,可以说是基本上保持了顺利和良好的日中关系时期。后来,也许因为受了“天安门事件”的影响,出现了两国人民感情比较冷淡??这种令人不愿看到的现象,直到今天。当然,这其中也有两国国民开始冷静、客观地看待和评价对方的一面,也许这是在未来的两国关系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步骤。
自邦交正常化到现在,30年已经过去,在此期间,日中关系在所有领域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关于这30年来日中关系发展历程,中日友协宋健会长在题为“睦邻合作 造福后代”讲演中作了详细阐述,我想大家不妨参考一下。)我国迄今一贯以政府开发援助等形式支持着贵国的“改革开放”进程,对此贵国政府也给予了很高评价。我希望,我国的对华经济援助今后在取得我国国民理解的情况下继续得以实施,并且能够得到全中国人民的好评。不能否认的是,到目前为止日中之间的确也发生过不少的问题。在政治方面,主要有历史认识和台湾问题。在经济方面,特别在近年,发生了贸易摩擦、投资问题、以及日方感到的产业空洞化担心和知识产权问题等。去年以来,日中之间发生了涉及教科书和参拜靖国神社等历史问题、以及有关李登辉访日的围绕台湾的政治问题,一段时期日中关系总体上处于低迷状态。幸而,通过去年秋天小泉首相访华、以及在第三国多次举行的两国首脑会谈,使得日中气氛开始变暖,特别是为纪念建交30周年,今年双方举行了一系列盛大的庆祝活动,比如中方5月派5千人访日,日方9月派l万3千多人访华等,这些都无不让人感到友好的良机正在到来,从而对未来更加充满信心。
根据我自己过去在努力解决许多问题方面的亲身体验,我深有感触的一点是:日中间的相互信赖还谈不到坚如磐石。理由是,不信任感主要来自相互的错误认识。有时候,一些偏颇的报道或信息等,会加深相互的不信任感。另外,我认为,还有一个原因是,日中相互还不能了解对方的未来走势,造成认识模糊上的不安和戒心,也导致了相互不信任的产生。
对最后这点,我想强调的是:日本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一贯坚持走和平道路,并且把永远不当军事大国、实行不依托军事力量的和平、睦邻的外交政策,作为国家的基本方针。这是个涉及日中过去历史的根深蒂固问题,还希望中国朋友们能对日本的未来走势予以理解,同时我们日方也应该做出更大的努力。
江泽民主席在9月22日纪念30周年的友好交流大会上说到:“战后,日本基于战争的教训,选择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不仅使日本自身获得巨大发展,也为中日重建和发展友好关系提供了条件”。对此讲话,我非常赞赏。
四、 今后展望和几点提议
日中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国要加强和发展超越2l世纪的世代友好,这是个硬道理。历史证明:日中对立和抗争是多么的愚蠢和悲惨。谁都明白,日本和中国构筑起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均衡友好合作关系,不仅有利于两国、而且对整个世界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为使今后日中关系能够顺利地向前发展,我考虑有以下几点建议,朋友们一定有更好的见解,希望给予指教。
第一点,尽管在这30年里,国际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我们还是应该再回到日中关系的基本点,也就是有必要重新确认日中联合声明、日中和平友好条约和日中共同宣言的精神。我认为,邦交正常化的基本点在于:“日中两国尽管意识形态、体制不同,但可以不对立而建立友好关系”之认识。因为两国领导人具有这一共识,所以虽然在当时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下,依然作出了正视历史、开拓未来的英明决断。
第二点,我们不应该把“日中友好”的得来看作是理所当然,而要不断地创造出新的友好合作关系。换句话说,也就是所谓的“友好”不会自然形成,而是需要我们高瞻远瞩、日积月累地去开拓。
第三点,日中两国同处在变革时期,也可以预期:虽然在方法上不同,但两国通过善意的相互竞争和相互促进,能够对各自新的国家建设起到推动作用。
第四点,可以设想:鉴于日中两国所处国际社会的重要地位,双方为世界和平、稳定和繁荣而携手合作,今后将显得更加必要。只有亚洲的两个大国携起手来,在解决国际纷争,应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开发、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以及全球性问题等方面,同其他国家进行协调并做出贡献,才是使日中关系更加牢固、两国回应国际社会期待的途径。
对此,要留意的是,一定要把两国立场的差异,作为差异来看待,就是说对所有问题都要求日中采取相同立场和行动是不现实的。因对对方抱有不切实际、或过高期望而体味到失望、甚至产生不信任感,过去曾有过这样的例子,我们必须避免犯类似的错误。我认为,清楚地区分日中在国际事务中,哪些能够实现合作?哪些不能实现合作?是非常关键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想再三强调的简单道理是,建立良好关系的第一步,应该努力实现由“相互正确认识”出发。要相互正确理解对方国民的感情,并且注意不要伤害对方的感情。
我们一直都在不断地努力,为的是能够更准确地了解中国??这个既复杂难懂、又让人颇感兴趣的庞大邻国。我深切希望,中国各位朋友也能很好地了解日本、深刻理解到日本国民的和平愿望、以及日本的真实情况。我坚信,只要各自带着自信,通过相互正确理解、建立起牢固的信赖关系,就一定会建立起两国人民相互学习、相互鼓励的“更加开朗的友好关系”。
针对日中关系的未来,特别重要的是,青年之间的交流。国与国的关系,说到底,它的基础是人与人的关系。我相信,日中青年只有通过坦诚相见、从相互感兴趣和关心开始,才能逐步建立起真正的相互信赖基础。我决心,以今年这些大型交流为契机,为空前地扩大两国青年真心交流的渠道而倍加努力。
(看到今天有很多中国年轻朋友在座,我感到十分的高兴。)
此外,还有一项重要工作是加强地方性交流。在日中建交之后,有一个特点,即两国关系中的政府关系为主流,占有特别大的比重。我认为,今后广泛开展民间、特别是地方性的友好交流,对于进一步巩固日中关系的基础则具有重大的意义。
至于该项工作的具体进程,我正在策划初步的方案,到时候还要向各位征求意见。
按“老、中、青”来区分,我属于“老”的初级阶段,我愿意和两国的先辈、同辈及年轻的朋友们一起,为使这来之不易的、宝贵的日中友好能够更上一层楼、再上一层楼,贡献自己的一切力量。
最后,祝愿我们日中两国和在座的朋友们、在建交30周年的今年以及和平友好条约签定25周年的明年里,万事顺遂。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