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一面镜子,给世人以正与反的借鉴。只有正视历史,才能吸取经验教训,避免悲剧重演。
日本与德国同是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元凶,也同是这场战争的战败国。战争结束后 ,德国与日本在认识侵略历史和战争罪行方面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态度。
德国政府正视历史,勇于承认侵略战争罪责。战后半个多世纪以来,德国历届政府领导人,从第一任总理阿登纳到现任总理施罗德,对待战争的态度都立场鲜明,公开反省战争罪责,并向曾遭受纳粹侵略和残害的各国人民谢罪。尤为难得的是,勃兰特总理1970年访问波兰时,在华沙犹太人殉难纪念碑前双膝跪下谢罪。
日本政府却不能坦然面对殖民统治和侵略战争。日本政府讳言侵略战争,总是遮遮掩掩,称侵略战争为“日中之战”、“太平洋战争”。日本某些政要不时为殖民统治歌功颂德,宣扬“殖民统治有功”,粉饰美化侵略战争。甚至有的日本首相宣扬“皇国史观”,参拜象征军国主义的靖国神社。
德国政府以史为鉴,重视二战历史教育。德国政府通过多种形式的历史教育,使战后出生的德国人了解“希特勒这场战争的可怕后果以及法西斯暴力统治”,强调“教育下一代人”。教育部门多次修订历史教科书,将希特勒法西斯暴行列为学校历史教科书的中心内容。无论当时的东德还是西德,战后都将许多纳粹罪行遗址辟为历史纪念馆,让青年了解历史真相。
然而在日本,日本政府文部省审批的历史教科书一再模糊历史真相,不但逐步削减大量关于殖民统治和侵略战争的记述,淡化日本对殖民统治和侵略战争的责任,反而借遭受原子弹轰炸强化日本“受害”意识,使得战后一代缺乏对日本侵略历史的正确认识。
德国政府对新纳粹势力保持警钟长鸣,采取坚决打击的政策,取缔纳粹组织并逮捕其头目。1994年,联邦议院通过了新的反纳粹和反刑事犯罪法案,明文规定同情纳粹、否认纳粹罪行、宣扬种族歧视为犯罪行为,加强了反纳粹的法律武器。
而在日本,各种否认侵略战争的右翼团体大行其道,正视历史反倒被扣上“民族自虐”的帽子。偏袒代替了公平,私利代替了公理。前侵华日军东史郎等揭露日军罪行的人士遭到恐吓,被强征前往日本充当苦役的亚洲各国劳工和饱受凌辱的前“慰安妇”等战争受害者至今仍不能讨回一个公道。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在历史的镜子面前,日本缺乏德国那种正视过去、承担责任的勇气。不能正视历史,岂能取信于亚洲邻国和国际社会?作为经济大国的日本断难获得“政治大国”的地位,在国际社会发挥应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