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后开始,随着战争陷入长期化以及战争不断地扩大,日本国内面临劳动力的严重不足,当时的东条英机内阁,为了满足企业的再三请求,于1942年11月通过了「華人労務者内地移入ニ関スル件」(关于向日本国内移入华人劳工之要件)的内阁决议,随后又于1942年2月针对上述的「关于移入华人劳工之要件」作出了次长会议之决定,随即在1944年-1945年间强抓了约4万名的中国人到日本国内补充严重缺乏的劳力。这些被强制抓到日本的近4万名的中国人,被移送到日本全国各地的矿山、隧道、水库、河川、码头以及工厂等一共135个作业点,被强迫从事苦役,由于不堪繁重的劳动以及残酷的虐待,仅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有约7千多人命丧他乡。
日本战败后,在1950年代至1960年代期间,旅日华侨与许多日本市民一道开始了寻找死亡在日本的中国人遗骨以及对死难者追悼的活动,这期间一共分九次将遗骨送回了祖国。当年,送还遗骨运动首先是在日本秋田县发起,后延伸到日本各地,在1953年2月成立的中国人俘虏殉难者慰灵执行委员会(委员长:大谷莹润)的带领下,排除了当时的日本政府采取敌视中国政策所进行的种种干扰,东京华侨总会等日本的众多友好团体、和平团体、工会、宗教团体以及个人都参与、推动了遗骨送还运动。中国政府也非常重视送还遗骨工作,曾派廖承志到天津港亲自迎接死难同胞的遗骨,周恩来总理也邀请日本参与送还遗骨的代表团成员到北京并亲自欢迎、接见。可以说遗骨送还运动成为了战后日中两国友好的一个起点。
详细资料请点击登录老版劳工、性暴力、大屠杀存档图文资料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