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军队抗战准备期间,在全国修筑了几条防御线,我们上海与浙江的民间抗战研究爱好者,都知道有一条从乍浦-平湖-嘉善-西塘的防御线,这条防御线上有1000多个不同式样的钢筋水泥永备工事。大家通过现地考察,对这条防御线的某些段落有了不少认识,也都期望能加深对这些工事的认识。防御阵地的编成和不同段落的作用是我们很像弄明白的。
1937年前后国民党军队请了好几位德国军事顾问,这些顾问都是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军官,他们将一战的军事理论和实践经验灌输给国民党军队,也影响了国民党军队的高层,这些德国顾问帮助国民党军队设计了不同的工事,不同的阵地。
一战的作战经验是挖好堑壕,修好防线,架上机枪,敌人就就没法突破堑壕。可是,一战后军事理论发展很快,国民党军队接受了一战军事理论,积极构筑防御线,认为只要引敌人进永备防御阵地,敌人就死定了,这只是一厢情愿。再说德国“希特勒碉堡”顶上是一个圆帽子,乍嘉线上的工事都在平地上构筑,最矮的工事也有两米高,这样的碉堡最容易被敌人的平射炮攻击,也容易遭到空隙轰炸。
在淞沪会战撤退期间,日军第18师团攻击枫泾-嘉善-嘉兴,在枫泾-嘉善遇到了国民党军队构筑的防御阵地,日军没有攻击永备工事的武器,攻击永备工事简直就是蚂蚁啃骨头。中国军队硬是把日军打的抬不起头来,稻田淤泥河流水塘沼泽与工事结合,让这里的永备工事发挥了最大作用。日军从平湖以东向西攻击前进,在广陈镇遭遇警戒工事,日军也是蚂蚁啃骨头,苦恼多多。第18师团从东往西攻击枫泾-嘉善,同样遭遇我方坚固的既设阵地,每前进一步都要血战。我们很多人说这条防御线,这些防御工事没有充分利用,形同虚设,这个说法是不太正确的。
依照国民党军队的作战理论与实际,我在画几张阵地与火网编成示意图,给更多的研究者,爱好者参考,算是抛砖吧。
乍嘉线的许多地段是以师的防御为目的的,师的防御阵地编成,一般从第一线阵地到后方阵地这样梯次编成的。
阵地编成,是防御作战中把各种阵地组成一个有机体。根据敌情、地形、部队兵力、任务的不同,阵地编成也不同。师的防御阵地通常有警戒阵地、主阵地、斜切阵地、炮兵阵地、斜切阵地、指挥与后方阵地。当今师的防御阵地还有反坦克、反空降、防空兵阵地、预备队阵地。
第一、警戒阵地。在主阵地前面1—2公里。警戒阵地是由警戒分队占领的阵地。用以防止敌人侦察、渗透、和突然袭击,迫使敌人过早展开,迟滞敌人向主阵地接近。乍嘉线的平湖县城段的东部广陈镇、皇姑镇的永备工事和枫泾镇的永备工事,都是乍嘉线的警戒阵地。日军第18师团和左支队,遇到了枫泾的警戒阵地,只好展开部队,攻击枫泾的警戒工事,从而为中国军队第10集团军在后方阵地上组织指挥部队进入主阵地争取了时间,迟滞敌人攻击主阵地,第128师的展开就是这样的。
第二、主阵地。主阵地是由师级部队指挥、组织占领的防御阵地,是大量消灭敌人的阵地,坚守主阵地是防御作战的核心。比如第128师占领了嘉善以东公路、铁路沿线的永备工事主阵地,并构筑野战工事配合。在这一条线上,第128师与日军第18师团的部队进行了激烈拼杀,大量消灭日军,迟滞日军进攻嘉善城和嘉兴。
第三、斜切阵地。斜切阵地是各防御阵地或防御地带之间斜方向的阵地。用以制止敌人向纵深扩张,并作为预备队实施反冲击、反突击的依托。在乍嘉线上在局部地域存在着斜切阵地,但不明显。
第四、后方阵地。在师的防御阵地后方,建立后方阵地,预备队配置,后方机构展开,指挥部、道路、洞库、掩蔽部、医院、储兵工事、弹药库都属于后方阵地组成部分。如第128师部队展开后,师的命令中明确指挥部、医院、粮仓、弹药的具体位置,并派出部队保护。
国民党的军队,师是军队的基本战术兵团。但淞沪会战中的上海北战场,有些师加入战斗,只是一个劲地集团向日军冲击,形式上是师级组织的,但却如连队那样使用。
第五、步兵营阵地。军队的营,是高级战术单位。它一般是在团或师的防御中占领一定阵地。营的防御阵地,通常由编制的连队组成防御阵地、营直接指挥的火器射击阵地、指挥所、观察所组成。如上图,营的前沿阵地由两个连队占领,阵地前有铁丝网、拒马、地雷区。营阵地的炮兵,应做到能支援整个前沿阵地,重机枪构成交叉火网。乍嘉线的段落性或区域性的永备工事群,基本是营的防御阵地。
第六、步兵连防御阵地与火网编成。连是由几个排编成的军队基本战术分队,排是由若干个班组成的,是战术小分队。连防御阵地是由各个排占领的。班是由若干士兵组成军队最基层的,为最基本的战术小分队。排的阵地是由各个班占领的。班按照连排的防御计划分配的阵地各个方面。连的最前沿阵地是班占领的,直接与敌人劫火作战,一线班的火力要组成直射与交叉射击,并且可以得到排组织的火力的交叉支持,重机枪一般由连指挥,对班排给予交叉火力的加强。连的迫击炮在连阵地的后方,可以支对前沿给予火力支持。这样,连的阵地前沿火力交叉而密集,前沿的火网最密集。若一线阵地被敌人击破缺口,二线三线阵的重机枪、炮可以对缺口射击。班,是连防御的基层单位,其战斗力直接关系到阵地的安危。
第七、步兵连河岸防御阵地与火力编成。河岸防分我方河岸防御与河对岸防御。其主要目的是阻止敌人过河。阵地与火网编成与步兵连非河岸防御有共通性也有区别。河流是自然障碍物,敌人为了过河一般会有一定的渡河器材,所以将敌人阻击在河对岸是防御的基本目的。为了实现作战目的,在敌人主攻河段的我方河岸留一块场地,吸引敌人渡河,连的火器都能对这个场地都能密集射击,使敌人渡河上岸时全力歼灭。由于敌人有渡河器材,应设立顺河射击的火器。如果时间允许,应在河流对岸与我岸埋设地雷,架设铁丝网或其他障碍,还可以在我岸设置易燃物,以爆发的大火消灭敌人。喷火器应及时前击,封锁河面。
第八、旧城池环形防御。我国战国时代就能筑城保护城市,城墙和护城河是主体,嘉善城、金山卫城就是典型的旧城池,据守旧城池,应注意构成环形防御,重点设防的是敌人主攻方向上的城门、城楼、角楼、垛口,注意利用马面和瓮城。要充分利用护城河消灭敌人,城墙到护城河之间有一开阔地带,用以滞缓敌人,突破护城河的敌人不能轻易接近城墙。充分利用这里的开阔地,构成河岸防御阵地,与城墙上的部队组合,增强火力。城墙上的火力可以对敌俯射,对敌人威胁最大。嘉善阻击战时,嘉善城墙起到了很好的防御作用,金山卫城的防御就要差一些。
乍嘉线建设在水网稻田地,河流水塘沼泽地均可以利用,而且要很注意稻田在防御作战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