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滩特约记者郭琼虎/报道
10月13日,由两岸三地联合组织的保钓活动再次激起了全球华人对钓鱼岛的关注。钓鱼岛,这座被称为中日关系“肾结石”的岛屿,其痛楚使今年以来一浪高过一浪的民间反日舆论达到一个新的高潮。鞠德源不习惯使用电脑,但他通过报纸和电话始终关注着此次活动的进程。作为钓鱼岛研究领域的资深专家,在保钓人士的网页上,鞠老师的著作则是郑重推荐的保钓者必备理论武器。1972年3月8日,日本外务省发表《关于“尖阁诸岛”所有权问题的基本见解》时,还是故宫明清档案部普通研究人员的鞠德源,从此开始了长达30年的钓鱼岛历史与主权渊源的研究工作。2001年,他的《日本国窃土源流/钓鱼列屿主权辨》出版,被称为“维护我国海疆领土主权的扛鼎之作”。
2003年10月12日,就此次保钓行动,鞠德源接受了《外滩画报》的专访。《外滩画报》:您能不能对此次两岸三地联合保钓的作用和意义作个评估?
鞠德源:保卫祖宗基业是两岸三地中国人共同的权利和义务,此次联合保钓,显示了两岸三地民众保钓的强大力量。中国人关心钓鱼岛主权问题的不少,但了解钓鱼岛问题来龙去脉的并不多。联合保钓行动使更多的人关心钓鱼岛问题,进而探求其历史真相,使更多的中国人参与到保钓的实际行动当中来。尤为重要的是,此次联合保钓是两岸三地官方联合起来的契机和结合部。以往的保钓行动往往是两岸三地各自为战,互相之间没有呼应,故而收效甚微。如果能通过民间的联合促进官方的联合和沟通,来商讨共同保钓问题,将更利于维护钓鱼岛海域的国家领土主权。
《外滩画报》:两岸三地之间官方应该如何联合?有没有可行性?
鞠德源:9月27日到28日,我在台湾参加了以东吴大学为首组织的第二次“钓鱼台列屿学术研讨会”。与会学者来自两岸三地,不少保钓老将都参加了,其中马英九以国际法学者的身份作了“国际法与钓鱼岛地位问题”的主题发言,他和东吴大学校长还明确提及希望第三次研讨会最好在福建召开。此次学术研讨会气氛良好,成果丰富。我想两岸三地官方之间也可以参照此种形式,加强联络、沟通,采取共同行动,尤其在对待钓鱼岛的重大决策上应协调一致。若往前看,在钓鱼岛收回以后,此广大海域也应根据历史传统和地域划分,划归台湾省管辖。这对海峡两岸实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也是有利的。至于可行性,只要两岸三地均以国家根本利益和民族大义为重,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外滩画报》:您的书中多次提到,日本政府很善于利用民间力量来达到窃土的目的。对此我们该采取何种对策?我们可否用自己的民间方式来对抗日本的民间方式?
鞠德源:日本政府自1972年发表《基本见解》起,三十多年来,一直利用民间进行挑逗性、渐进性的窃土方式,以此来观察中国的动态。全球华人民间保钓力量自日本窃土那天起,就一直在全世界凝聚,尤其是海外华人,做了很多对应措施。每次日本的窃土行动,两岸三地都有强烈的反应和抗议,表现出中国民间力量还是非常可观、有效的。我们今后应充分发挥、调动中国民间力量来对抗日本民间力量。中国民间力量不容低估,具有很大的潜力,能够动员包括台湾在内的全中国人民和海外爱国同胞共同对抗日本政府。应该看到,对日本明目张胆的窃土行为,光靠政府的几个简单声明和发言人谈话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民间力量做后盾。只有不断壮大民间保钓团体的力量,使更多的民众参与进来,才能抵制日本的嚣张气焰。
《外滩画报》:近年以来,中国民间反日的声音越来越强,反日情绪越来越高涨,今年更是达到了高潮。这种民间力量对对日关系的解决有什么影响?
鞠德源:中国民间反日情绪高涨和愤怒加深完全受日本政府挑动而引起,尤其是以小泉首相为首的日本政要多次参拜靖国神社、以石原慎太郎为代表的右翼势力屡次发表挑衅性的谈话,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小泉首相最近提出今后每年都要参拜靖国神社,此种言论是一个挑衅性的信号。中国民间力量对政府的决策,不是左右政府应该怎么做或不怎么做,而是反映正义的声音。最近有关毒气弹事件和新干线事件的签名,是中国人民对日本多年的挑逗性行动的不满和抵制已经积累到一定程度的表现,是一件一件积累起来的,并不是我们不通情达理。
《外滩画报》:“对日新思维”是不是一种缓解对日不满情绪的方法?您认为民间力量是否需要引导?怎样引导?
鞠德源:我个人完全不赞同所谓的“新思维”方法。它只站在一个角度,也即过度顾及中日两国关系现状中的眼前利益来考虑问题,未考虑到两国几十年来的民众情绪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积压起来的,不是一件件小事引起的,而是多年积累的结果。对民间的反日情绪需要从国家整体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相结合来统一考虑,不能走向极端。我觉得,可以在舆论方面作些引导,应多层次、多角度考虑。
《外滩画报》:有网友委托我向您提问,为什么日本海上自卫队的舰艇可以阻挠中国保钓船只登岛,而中国军队不能保卫我们的船只登岛?
鞠德源:堂堂大国应有大国的气度和胸襟,不能学对方的小国小民小气魄,不能和日本人的挑衅方式相对应。中国政府采取克制态度,不希望因此而引起军事冲突,有利于赢得全世界正义人士的理解与支持,是很理智的行为。我认为,对于能用和平方式解决的问题,就不应该动用武力,我们不能贸然采取不策略的行动,这也关系到我们国家的长远战略。
《外滩画报》:但是民众对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克制有一些不同看法。
鞠德源:应该看到,民间情绪的表达和政府的施政有一定的差异。民间情绪或强或弱,实际上并不是很要紧,但政府的决策关系重大,一旦作出就难以回头。就目前形势来看,政府采取审慎的做法是正确的,符合国家的长远战略,坚持原则不等于动辄就要兵戎相见。当然,也应该允许民间的声音能够自由表达。此次两岸三地联合保钓事件后,外交部发言人章启月在答记者问时,声明“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中国对钓鱼岛的领土主权从未动摇”的同时,特别强调中日应就钓鱼岛问题展开“对话”。这个正式表态比以前的声明进了一步,表明中日双方正式谈判、解决钓鱼岛归属争端问题应该提上日程了。